云在第13個字的詩句
云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公望數承黃紙詔,虛懷自號白云翁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太原鄭尚書遠寄新詩,走筆酬贈,因代書賀
- 都內今朝似方外,仍傳麗曲寄云臺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奉和太府韋卿閣老左藏庫中假山之作
- 一徑縈紆至此窮,山僧盥漱白云中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棲霞寺云居室
- 泉響夜潭穿石竇,峰高天柱矗云端。 -- 出自唐·王翰·司空侍郎故居
- 郢路漸寒飄雪遠,湘波初暖漲云遲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送羊振文先輩往桂陽歸覲
- 前度相逢正賣文,一錢不直虛云云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丁隱君歌
- 月苦撼殘臨水珮,風微飄斷系云纓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中元夜寄道侶二首
- 鶴廟未能齊月馭,鹿門聊擬并云窗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南陽廣文欲于荊襄卜居,襲美有贈,代酬次韻
- 朝市山林隱一般,卻歸那減臥云歡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和襲美贈南陽潤卿將歸雷平
- 綺席風開照露晴,只將茶荈代云觥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襲美留振文宴龜蒙抱病不赴猥示倡和因次韻酬
- 香稻熟來秋菜嫩,伴僧餐了聽云和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蔬食
- 忽憶高僧坐夏堂,厭泉聲鬧笑云忙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夏景無事因懷章來二上人次韻
- 見欲扁舟搖蕩去,倩君先作水云媒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白鷺
- 見說身輕鶴不如,石房無侶共云居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和襲美寄題鏡巖周尊師所居
- 霜實常聞秋半夜,天臺天竺墮云岑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和襲美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
- 移得龍泓瀲滟寒,月輪初下白云端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移石盆
- 云來山更佳,云去山如畫;山因云晦明,云共山高下。 -- 出自元·張養浩·雙調·雁兒落兼得令
- 往往幽人尋水見,時時仙蝶隔云來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紫參歌
- 藥院愛隨流水入,山齋喜與白云過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仲春宴王補闕城東小池
- 能以功成疏寵位,不將心賞負云霞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登劉賓客高齋(時公初退相,一作春題劉相公
- 不憶新城連嶂起,唯驚畫角入云高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同王員外隴城絕句
- 鳳凰池里沸泉騰,蒼龍闕下生云根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秋霖曲
- 稍覺淵明歸思遠,東皋月出片云還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題張藍田訟堂
- 別酒稍酣乘興去,知君不羨白云歸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崔山人歸山
- 齋到盂空餐雪麥,經傳金字坐云松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猷川雪后送僧粲臨還京,時避世臥疾
- 迢遞山河擁帝京,參差宮殿接云平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長安曉望寄程補闕(一作包何詩)
- 日映宮墻柳色寒,笙歌遙指碧云端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相和歌辭·長門怨
- 況是相逢雁天夕,星河寥落水云深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夜宿湓浦逢崔升
- 吹到耳邊聲盡處,一條絲斷碧云心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聽簡上人吹蘆管三首
- 揚子江頭昔共迷,一為京兆隔云泥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哭京兆龐尹
- 事業驚人,行魁臚唱,展慶公庭云母間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沁園春·學富總龜
- 洞簫聲斷知何處,海山依約五云東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導引·霜月苦
- 長伴瑤池金母宴,蟠桃花下駕云軿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望江南/憶江南
- 一德君臣千載遇,九州四海仰云龍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上太師公相生辰詩十首
- 鏘鏘鳴玉佩,煒煒照金蓮,杳藹云裘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降仙臺
- 七盤嶺上走鸞鈴,十二峰頭弄云雨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琵琶
- 曲終調絕忽飛去,洞庭月落孤云歸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琵琶
- 蜂蝶繽紛抱香蕊,錦鱗跳擲紅云尾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春二首
- 洞里乾坤世莫知,時聞嘯鶴帶云歸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翠微峰
- 人似常娥來陌上,燈如明月在云間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又和
- 俗骨思歸一相送,慎勿與世言云霞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桃花源詩
- 百事輸君休問我,風沙不比在云湖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王平甫見寄
- 遠目不高不可極,朱樓要與浮云齊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題沈比部江州齊云樓
- 困居廢井誰引手,豈得更望青云梯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永叔見寄
- 此焉趣尚已不淺,更在措意摩云霓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答新長老詩編
- 舞罷英英書大字,玉指握管濃云飄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觀王氏書
- 三茅京峴必可望,終欲相與吟云泉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題刁景純環翠亭
- 始憶高僧將偈去,安知古寺托云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文鑒大士
- 海天白日蔽光影,霹靂一過收云霓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酬永叔再示
- 上苑自將馳道隔,高林空望白云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丁學士陪諸公城東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