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在第11個字的詩句
云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旌旗寶樹重重入,樓閣香云一一開。 -- 出自明·同庵簡公·鐘山法會詩(八首)
- 上封林處磴千盤,為訝高云礙竹冠。 -- 出自明·童珮·宿上封寺(南岳)
- 我家海上之青山,山頭白云時往還。 -- 出自明·屠隆·山中吟
- 心如碧草生金輦,身是紅云近玉皇。 -- 出自明·屠隆·入直左掖中貴乞詩有作
- 天風颯颯步聲虛,一片紅云控帝居。 -- 出自明·屠瑤瑟·游仙曲(三首)
- 逢掖雖負鴻漸翼,失勢青云未能舉。 -- 出自明·屠應埈·高陽行
- 根沾零露北山潤,葉帶濕云南澗涼。 -- 出自明·完璞琦公·戲題陰涼室階前芭蕉
- 春歸楚樹浮空盡,山阻淮云入望平。 -- 出自·王偁·登采石蛾眉亭
- 傾國能夸《神女賦》,凌云還有茂陵才。 -- 出自明·王寵·陽春詞
- 石床曲幾閑調息,消盡浮云意萬重。 -- 出自明·王寵·初夏
- 常悲逝水因除發,偶看浮云遂別鄉。 -- 出自明·王醇·開元寺送朗道人祝發廬山
- 武陵源口秦人路,莫向浮云問市朝。 -- 出自明·王逢年·虎山橋問渡入五湖
- 剨然一擊電光飛,平地風云轟霹靂。 -- 出自明·王紱·端午賜觀騎射擊球侍宴
- 久知鴻寶飛騰術,獨許青云磊落人。 -- 出自明·王嘏·寄倪元鎮
- 別生一種深宮里,宮樹宮云貴相比。 -- 出自明·王留·長安秋草篇(小引)
- 因思珠翠逃秦日,拄杖看云自熱中。 -- 出自明·王履·覓毛女峰不見
- 我欲賦詩泉上題,道士笑云泉不知。 -- 出自明·王履·玉泉院(二首)
- 悠悠湘竹斷娥皇,漠漠巫云待楚襄。 -- 出自明·王跂·七夕
- 黃茅綠樹千重嶺,瘴雨蠻云幾處關。 -- 出自明·王璲·送翰林王孟旸參將安南
- 草《玄》心自苦,常掩子云扉。 -- 出自明·王問·送陳鳴野還稽山舊廬
- 少年寶劍青絲囊,錦帳如云百余里。 -- 出自明·王問·臨高臺送喬景叔之金陵
- 馮馮一杵復一杵,丁夫如云汗如雨。 -- 出自明·王問·筑城謠常熟縣作
- 細封紫蠟傳仙仗,高矗紅云儼帝垣。 -- 出自明·王養端·都臺紀事四首
- 天容黃黃風氵疌々正好,云同八表不見葉。 -- 出自明·王彝·己酉練圻寓舍詠雪
- 鳴簫伐鼓催飛鞚,列陣行云擁翠華。 -- 出自明·王英·端午日賜觀射柳(二首)
- 鄙夫或問榮與辱,笑指浮云無一言。 -- 出自明·王隅·徐良輔耕漁軒
- 軍中誰復探虎穴,猛士如云皆縮舌。 -- 出自明·王志堅·觀馮生所藏倭王錦袍歌
- 黃冠指路香先入,蠟炬穿云火半青。 -- 出自明·王稚登·華陽洞(采真篇)
- 淡日泊在扶桑邊,四山浮云來蔽天。 -- 出自明·王佐·己丑元旦過承天門作是日大風
- 七閩風景異江鄉,嶺徼緣云去路長。 -- 出自明·危進·送人之七閩憲副
- 蒼龍挾雨迎車騎,彩鳳穿云送旆旌。 -- 出自明·魏觀·大將軍徐丞相平定中原振旅還朝上御龍江亭命
- 林泉深處足煙霞,流水寒云八九家。 -- 出自明·魏時敏·殘年書事
- 三華旭日春浮闕,萬歲童云桂滿山。 -- 出自明·文翔鳳·待旨
- 松窗試筆端溪滑,石鼎烹云顧渚香。 -- 出自明·文徵明·夏日睡起
- 青春語燕窺游舫,白日流云漾淺沙。 -- 出自明·文徵明·郭西閑泛
- 近山千丈抵清漪,遠樹連云入望迷。 -- 出自明·文徵明·題畫(三首)
- 功名感此不復求,便欲巢云拾瑤草。 -- 出自明·吳斌·顏山歌
- 階前舊雨客不來,天末晴云心獨往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題朱澤民小景并詩后
- 窗中遠岫依然在,天際春云仍自還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謝孔昭臨黃大癡畫
- 柳條蘸水碧于染,麥穗連云黃不稀。 -- 出自明·吳擴·同華許諸君橫塘舟中漫興
- 舟中偃蓋幢幢勢,眼底凌云寂寂芳。 -- 出自明·吳孺子·姚太史自錢塘移天目松一株舟中無事索賦
- 故人昔隱仙華山,高臥白云終日閑。 -- 出自明·吳植·留別張孟兼
- 荒陵鳥雀聲如怨,故國風云氣不平。 -- 出自明·西白禪師·次韻李希顏同知登吳山有惑
- 壯游湖海幾經年,老氣凌云雪滿顛。 -- 出自明·先竹深府·送徐守民歸浙之常山
- 撥開云霧睹青天,仍與孤云為伴侶。 -- 出自明·香嚴和尚·雪月溪山歌送天然道首座歸蜀
- 仰參寥廓失狐疑,熟視煙云欲狼抗。 -- 出自明·謝鐸·古木寒鴉圖
- 清笳疊鼓對銜卮,片片晴云上畫旗。 -- 出自明·邢侗·黃中丞東巡曲二首
- 花經伏雨□□亂,樹覺繁云旅思飛。 -- 出自明·熊卓·春日病懷
- 白楊夜雨墓門冷,青草暮云山路平。 -- 出自明·徐勃·道場山拜孫太初墓
- 摐花含露荻含風,霄漢無云水接空。 -- 出自明·徐庸·湘中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