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在第10個字的詩句
云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明年莫便還家去,鏡里云山且共看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贈會稽張少府
- 蘭棲朝咽露,樹隱暝吟云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聽新蟬寄張晝
- 氣含松桂千枝潤,勢畫云霞一道開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石門瀑布
- 弟子已攀桂,先生猶臥云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句
- 或雨或云常不定,地靈云雨自無時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題龍瑞觀兼呈徐尊師
- 縱居鼙角喧闐處,亦共云溪邃僻同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贈式上人
- 映巖日向床頭沒,濕燭云從柱底生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送孫百篇游天臺
- 還家莫更尋山水,自有云山在筆峰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送水墨項處士歸天臺
- 邃巖喬木夏藏寒,床下云溪枕上看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題寶林寺禪者壁(山名飛來峰)
- 七邑恩波歌浩渺,一方云物自鮮奇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賀鄭使君
- 又逐東風去,迢迢隔嶺云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聞李頻員外卒
- 戰馬龁腥草,烏鳶識陣云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古塞上曲七首
- 荒窗秋見岳,赤地夜生云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淮上逢故人
- 青石溪邊踏葉行,數片云隨兩眉雪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深山逢老僧二首
- 他年相覓在,莫苦入深云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緣有禪師與雷處士入武夷山
- 惟應將寄蕊珠宮,禪剎云深一來否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高員外
- 楚木寒連寺,修江碧入云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海邊見羅鄴
- 周邵吁噓氣,結為禎祥云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上劉商州
- 那得無鄉思,前程入楚云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秋盡途中作
- 白酒全傾甕,蒲輪半載云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聞征四處士
- 道無裨政化,行處傲孤云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別盧使君
- 山好還尋去,恩深豈易云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別盧使君
- 貰酒兒穿雪,尋僧月照云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懷高真動二首
- 兄弟居清島,園林生白云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聞閔廷言周璉下第
- 道高留不住,道去更何云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道士歸天臺
- 白字未干發,清時錯愛云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胡處士
- 道只傳伊字,詩多笑碧云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上東林和尚
- 貌不長如玉,人生只似云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人歸夏口
- 晝公友秦奚,來往踏溪云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贈許征君
- 構林青及竹,茆屋暖于云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贈晦公禪人
- 媚世非吾道,良圖有白云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故林偶作
- 今日既老矣,余生不足云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入夜歌明月,侵晨舞白云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柔和如卷霧,搖拽似行云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下望青山際,談玄有白云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兩岸綠蕪齊似翦,掩映云山相向晚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船頭
- 眉山暗澹向殘燈,一半云鬟墜枕棱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半睡
- 玉爐煙直風初靜,銀漢云消日正長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御制春游長句
- 溪漲浪花如積石,雨晴云葉似連錢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即目(一作日)二首
- 中華地向城邊盡,外國云從島上來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登南神光寺塔院(一本題作登南臺僧寺)
- 御按橫金殿幄紅,扇開云表露天容。 -- 出自唐·花蕊夫人·宮詞(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)
- 年初十五最風流,新賜云鬟便上頭。 -- 出自唐·花蕊夫人·宮詞(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)
- 按罷霓裳歸院里,畫樓云閣總重修。 -- 出自唐·花蕊夫人·宮詞(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)
- 小小宮娥到內園,未梳云鬢臉如蓮。 -- 出自唐·花蕊夫人·宮詞(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)
- 獨望西山去,將身寄白云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奉陪顏使君修韻海畢,東溪泛舟餞諸文士
- 日落天邊望,逶迤入寒云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橫吹曲辭·隴頭水
- 俄然動風馭,縹渺歸青云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雜歌謠辭·步虛詞
- 名藏仙府世空知,骨化云宮人不識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飲茶歌送鄭容
- 影孤長不出,行道在寒云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秋居法華寺下院望高頂贈如獻上人
- 宿寺期嘉月,看山識故云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奉送陸中丞長源詔征入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