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9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別日才幾時,別思日九秋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山陽思歸書寄女兄
- 聞說居官睡,千峰近九疑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寄永州徐三掾曹
- 洪河豈不壯,余潤彌九里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再和
- 老馬不自知,意欲踏九州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舉季申信道自光化復入鄧書事四首
- 風雨淮西夢,危魂費九升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寄新息家叔
- 一見愿道意,君門已九關。 -- 出自南北·吳邁遠·長相思
- 莫向東郊去,王春在九重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春詞
- 寶樹寧三尺,華燈更九枝。 -- 出自宋·錢惟演·槿花
- 昨夜讌南堂,華燈燭九光。 -- 出自宋·錢惟演·夜讌
- 看取煙霄平步,何須九轉神丹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朝中措·清霜著柳夜來寒
- 錦瑟繁弦,鳳簫清響,九霄歌吹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水龍吟·雨馀疊巘浮空
- 文筆超三古,聲名溢九州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湯丞相生日二十韻
- 巨軸載厚地,沈沈惟九幽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遠游十首
- 嘆五十之年,我加八九,君隔幾科詔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摸魚兒·醉與君
- 金莖露,金莖露,絕勝九霞觴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法駕導引
- 巖頂翔雙鳳,潭心倒九龍。 -- 出自唐·武則天·游九龍潭
- 駐蹕懷千古,開襟望九州。 -- 出自唐·上官昭容·駕幸三會寺應制
- 壽色凝丹檻,歡聲徹九霄。 -- 出自唐·包佶·元日觀百僚朝會
- 極望鋪千頃,平觀徹九霄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雪夕林亭小酌因成拙詩四十韻以貽坐客昔歐陽
- 去必翔千仞,來皆葉九成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鳳
- 幾憶陪朝會,交相間九成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珮
- 邁德大三杰,觀時定九章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讀前漢書
- 越調隋家曲,當年亦九成。 -- 出自宋·王琪·九曲池
- 風馭來三峽,云章下九天。 -- 出自宋·方信孺·凌丹亭
- 陶翁蓋達士,酷愛重九名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再和陶韻
- 雖是蓬頭垢面,今已九旬來地,尚且是童顏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水調歌頭·苦苦誰知苦
- 此去罡風三萬里,但九霞、渺渺青云遠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賀新郎·一別蓬萊館
- 愛此窗三尺,寬于室九筵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式賢和杜夔府百韻過余秋崖下大篇舂容筆力乃
- 江山有二老,文字照九州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夜夢至何許巖壑深窈石上苔痕隱起如小篆有僧
- 謹毋芟刈之,持以報九五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以人生五馬貴莫受侵為韻送胡獻叔守邵陽
- 止是行尸走骨,呆老九伯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·心狂意亂歌迷酒惑
- 玉線穿三穴,金針透九關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巫山一段云·玉線穿三穴
- 鼎內云收,爐中丹結,九轉終重遇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酹江月
- 大明麗中天,流光照九有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予奉詔總裁元史故人操公琬實與纂修尋以病歸
- 乃于西歷一千八百九十九年臘月晦日之夜半,扁舟橫渡太平洋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二十世紀太平洋歌
- 空虛走雷霆,雨電晦九川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題閻立本畫水官
- 綠槐庭館坐春風,十九年前此興同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齋居和舜咨侍讀院署見寄韻
- 五典三綱宇宙,千金九鼎祖宗身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賀叔父為猶子成室
- 仇讎操太阿,利欲浸九土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朱文公
- 今年月,去年月,四海九州同皎潔。 -- 出自宋·釋寶印·偈頌十五首
- 四五處雷動風行,八九十春花月影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洞府群仙侶,三天順九重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歲律行將暮,飚風凌九垓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過關山
- 驊騮駕駕車,夷路道九軌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送胡康侯使湖南
- 里社鳴連日,黃河清九灣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代賀皇太子生日
- 何以活爾癃,筆下丹九轉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送汪永豐被薦解組還朝
- 渾沌包元氣,支離入九流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贈高山人德充
- 禮飲終三爵,韶音舉九成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郊廟朝會歌辭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
- 朝會儼威備,司常建九旗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郊廟朝會歌辭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
- [太簇為徽]于赫九宮,天神之貴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祀九宮貴神十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