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9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人歸夜月冷,石馬在九原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宋次道一百五日往鄭拜墓
- 傳聞古帝舜,石上奏九成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陳殿丞知韶州
- 渾渾發(fā)西極,奮奮入九州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柳秘丞大名知錄
- 盛德留千古,貞魂閉九原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太師中書令魏國公冊贈尚書令追封真定王趙挽
- 意若兼三事,情如擁九麾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半醉吟
- 謗者古來有,猶能殺九人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辯謗吟
- 繡嶺岌層巒,岧嶢十九盤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登朝元閣
- 何由干此潦,問天借九日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送八弟無斁宰寶應
- 史占上日祥,知欲遍九州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次韻孔著作常父館中喜雪
- 方時半千運,異昔陽九厄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用無斁八弟永城相迎韻寄懷
- 幾地留遺愛,他年作九原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何太中挽詞二首
- 四海未盡試,一變歸九原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謝孫奉職惠胡德墨
- 這花添錦上,年年重九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真珠簾·魚軒富貴人間少
- 正爾需三釜,胡然夢九原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挽族父承務郎衡之三首
- 一病幫三暑,長歸竟九泉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挽張梅坦二首
- 今日是何日,相慶開九秩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壽天寧寺主僧可舉八十
- 山連霞,水半沙,十步九步神仙家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送沆赴臺州學錄
- 吾年五十五,汝生方九年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長兒吉初生日以四十字示之
- 畢逋撥剌月銜城,八九雛飛其母驚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相和歌辭·烏夜啼二首
- 圣代逢三宥,營魂空九遷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寄上兵部韓侍郎奉呈李戶部、盧刑部、杜三侍
- 人生不如意,在十常九八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雜興
- 此路成千古,何人嘆九原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章靖馮公哀詞
- 日企還三事,寧圖閟九原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王沂公挽詞三首
- 薦壽超千劫,同寅望九閽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紀圣詩
- 天京飛雪灑車裝,九九清塵御路長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和晏相公乘輿宿殿致齋日巡仗遇雪
- 大言滿千牘,高氣橫九州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贈雷簡夫
- 上直蓬山遠,輕軒截九逵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晨赴書局
- 廨樹藏環(huán)感,因君寄九迴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龐秘校掾九江兼歸汝南迎侍
- 寶典叢三朔,中闈闢九閽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元會詩
- 天王齋戒受,嚴庭具九賓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寄子瞻舍人二首
- 云雷西北來,彌漫布九州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夏夜二首
- 挾漢臨諸夏,中原半九州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題譙東魏武帝廟
- 人間漫未知,微陰生九原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夏至
- 老龍洞庭怒,蕩覆堯九州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九江千歲龜歌贈無咎
- 山根受重淵,石腳插九地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泗州阻風七日投佛經(jīng)禱斗山下
- 早稻如倒戈,十穗八九折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早稻
- 聞在金鑾望,群仙對九重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玩殘雪寄江南尹劉大夫
- 失意歸三徑,傷春別九門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下第歸蒲城墅居
- 堅輕筇竹杖,一枝有九節(jié)。 -- 出自唐·高駢·筇竹杖寄僧
- 誰伴高吟處,晴天望九華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送友人歸江南
- 豈比周王夢,徒言得九齡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府試老人星見
- 列土人間盛,彭門屬九州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送薛能赴鎮(zhèn)徐方
- 正有江潭月,徘徊戀九華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岳州作
- 藹藹天旗轉,清笳入九重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侍宴浐水賦得濃字
- 紫綬拂三寺,朱門臨九逵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酬崔光祿冬日述懷贈答
- 鳴玉游三省,摐金侍九重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崔尚書挽詞
- 至德臨天下,勞情遍九圍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和圣制送宇文融安輯戶口應制
- 竊羨能言鳥,銜恩向九重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廣州蕭都督入朝過岳州宴餞得冬字
- 倏爾生六翮,翻飛戾九門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南中別王陵成崇
- 漆軌書三上,清時死九濱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上聱隅先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