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9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醫(yī)是肱三折,官當(dāng)歲九遷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廖明略同吳明府白云亭宴集
- 自我得二士,意氣傾九州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以團(tuán)茶洮州綠石硯贈無咎文潛
- 吹噓鼓萬物,領(lǐng)袖傾九流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章禹直魏道輔贈答之詩
- 石頭麟一角,道價直九垓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周法曹游青原山寺
- 中山毛遂定從還,十九上客誰復(fù)數(shù)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長短星歌
- 君看根元種性,六窗九竅玲瓏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白蓮庵頌
- 安得剡藤三千尺,書九萬字無渴墨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庭誨惠鉅硯
- 開納傾萬方,皇極運九疇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再作答徐天隱
- 老驥不伏乘,清唳徹九虛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題老鶴萬里心
- 帝藉開千畝,農(nóng)功先九州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同錢志仲飯藉田錢孺文官舍
- 丹青王右轄,詩句妙九州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摩詰畫
- 古之人償責(zé)言兮,雖九死其猶未悔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予欲金玉汝贈黃從善
- 魃來有巢穴,遺卵遍九州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喜雨
- 光明遍十方,咫尺陋九州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和淵明擬古九首
- 璉公善知識,不見十九年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琳老還大明山
- 入伏節(jié)氣變,翛然如九秋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六月十三日病起走筆寄仇池
- 道人雞鳴起,趺坐存九宮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謫居三適其一旦起理發(fā)
- 杖策看萬松,流汗升九曲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黃州陪子瞻游武昌西山
- 內(nèi)治隆三世,尊臨極九年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大行太皇太后挽詞二首
- 東西隨風(fēng)行,忽然遍九州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重贈
- 穩(wěn)隱香臺夜,鐘聲徹九天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石鏡寺
- 有酒時相過,東隣八九家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歲暮書懷寄林玉溪
- 太守持齋戒,精誠動九天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真西山帥長沙禱雨
- 三愿保太平,官職日九轉(zhuǎn)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懶不作書急口令寄朝士
- 茅屋七五聚,沙汀八九磬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山中即目二首
- 詞翰成雙美,光華照九泉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先人東皋子小園七言人多喜之浼秋房樓大卿作
- 老驥思千里,飛鴻閱九州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月夜懷董叔宏聞其入京未得振
- 洲渚四五曲,漁樵八九家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自和前詩鄰舟皆鹽商
- 莫笑拙庵拙,聲名動九天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南臺寺長老乃福州士人陳其姓語及光拙庵遭際
- 士有敗風(fēng)節(jié),慚魂埋九京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賢女祠
- 寸心雄萬夫,片語重九鼎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感懷 其五
- 秋光明媚似春光,重九尊前草樹香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222
- 黃金華發(fā)兩飄蕭,六九童心尚未消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海棠
- 會取屈平書,商聲歌九闋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送咸寧陳令完夫移官吳郡
- 山勢雄三輔,關(guān)門扼九州。 -- 出自唐·崔顥·題潼關(guān)樓
- 去此若俯仰,如何似九秋。 -- 出自魏晉·阮籍·詠懷
- 卻倚青壁望,白霧滿九州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至荷湖二首
- 屐屨上層閣,披襟當(dāng)九秋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游金山寺作
- 春風(fēng)吹我衣,蜚召入九閽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答葛蘊
- 又聞白丞相,懷紱出九關(guān)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章婺州
- 叱馭犯冰雪,回鑣馳九關(guān)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酬王正仲登岳麓寺閣見寄
- 鴻鵠舉千里,鸞鳳翔九霄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將之浙江延祖子山師柔會別飲散獨宿空亭遂書
- 早晚一杯無害,神仙九轉(zhuǎn)休癡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朝中措·先生饞病老難醫(yī)
- 云屯水府,濤隨神女,九江東注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水龍吟·放船千里凌波去
- 至今傳畫圖,風(fēng)流稱九老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獨樂園七題·滿花亭
- 枍栺留深殿,倉瑯秘九門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景福東廂詩·即日
- 脈沐沾朝服,蜩螗沸九衙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君倚示詩有歸吳這興為詩三十二韻以贈
- 談笑穩(wěn)步青霄,扶搖九萬里,垂天橫翼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念奴嬌·嚴(yán)陵臺畔
- 妙曲方千變,簫韶亦九成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
- 拳跼競?cè)f仞,崩危走九冥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感遇詩三十八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