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9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迢遞同千里,孤高凈九圍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月三十韻
- 漸恐鯨鯢大,波濤及九州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鹿角鎮
- 瑞雪驚千里,同云暗九霄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雪
- 膏澤登千庾,歡情遍九圍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春日游苑喜雨應詔
- 愿作城上烏,一年生九雛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鷓鴣(一作韋應物詩)
- 纖手結芳蘭,且休歌、九辯懷楚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越女鏡心/法曲獻仙音
- 越海凌三山,游湘歷九嶷。 -- 出自南北·謝靈運·初發石首城
- 二兩條云嶺摩天出,九曲黃河繞地回。 -- 出自近代·王國維·讀史二十首
- 四澶漫江淮萬里春,九黎才格又苗民。 -- 出自近代·王國維·讀史二十首
- 烏鵲無聲,魚龍不夜,九衢忙殺閑車馬。 -- 出自近代·王國維·踏莎行 元夕
- 中秋昨已等閑過,重九今還如夢來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殊不惡齋秋晚閑吟五絕
- 歸咎四沖臨歲,乞憐九曜過宮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甲辰人日病中,吟六言六首以自嘲
- 閱世彌三壽,還鄉忽九原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梅林先生夫人徐氏挽詞二首
- 角樓捧雙闕,圓方模九閽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謁南岳
- 頗亦契三三,未省計九九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次韻溫伯夜坐。今日忽得舍弟到杭消息,喜見
- 天馬西極來,目力盡九寰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送滕子昭績溪罷歸
- 一鼠未易盡,況欲禿九牛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下帷齋
- 大君制六合,猛將清九垓。 -- 出自唐·顏真卿·贈裴將軍
- 一朝遇讒邪,流竄八九春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獻從兄
- 曲江院里題名處,十九人中最少年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哭孟寂
- 能令幽靜人,聲實喧九垓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送黃構擢第后歸江南
- 自聞喪元賓,一日八九狂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哭李觀
- 風雨愆歲候,兵戎橫九州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貴游行
- 余生諒須臾,孤感橫九縣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送行中齋三首
- 燈火喧三市,衣冠宴九宸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元夕
- 日月行萬古,神光索九縣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己卯歲除
- 疾病連三次,形容落九分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自嘆三首
- 卿月升金掌,老氣橫九州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陳少卿第一百二十六
- 蜂蠆隔萬里,云雷隨九攻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李云南征蠻詩
- 逸足橫千里,高談注九流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奉酬睢陽李太守
- 軍勢持三略,兵戎自九天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信安王幕府詩
- 湛湛朝百谷,茫茫連九垓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和賀蘭判官望北海作
- 寒楚十二月,蒼鷹八九毛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見薛大臂鷹作(一作李白)
- 金玉重四句,秕糠輕九流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題岸上人郡內閑居
- 擢第榮南去,晨昏近九疑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鄭長史之嶺南
- 茲淋既浹旬,無乃害九谷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吳中苦雨因書一百韻寄魯望
- 鉤楯跨通衢,喧鬧當九市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酒中十詠·酒樓
- 采藥逢三秀,餐霞臥九霄。 -- 出自唐·李隆基·送玄同真人李抱樸謁灊山仙祠
- 平生弄翰墨,客事半九州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和答魏道輔寄懷十首
- 濫觴雖有罪,末派彌九縣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奉和文潛贈無咎篇末多見及以既見君子云胡不
- 卻來觀世間,冬後數九九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贈嗣直弟頌十首
- 微云起膚寸,大蔭彌九州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放言十首
- 王良驅八駿,方駕度九折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再和答為之
- 遠業終三事,仁聲達九宗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韓獻肅公挽詞三首
- 昔在基皇極,師臣論九疇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神宗皇帝挽詞三首
- 石有補天材,虎豹守九關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八音歌贈晁堯民
- 相過問寒溫,意氣馳九衢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寄南陽謝外舅
- 兒曹被鑒賞,許以綜九流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和答莘老見贈
- 下令走百神,大云庇九丘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常父惠示丁卯雪十四韻謹同韻賦之
- 桑林請六事,河水問九疇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常父惠示丁卯雪十四韻謹同韻賦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