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9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驅馬信所適,落日望九州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鳳凰山
- 青衫老更斥,餓走半九州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杜甫畫像
- 怒行追疾風,忽忽跨九州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驊騮
- 淺恩施一時,長患被九州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漢文帝
- 霾風攜萬物,暴雨膏九州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霾風
- 豈必相天子,乃能經九疇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惜日
- 虎士開閶闔,雞人唱九霄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吳沖卿雪霽紫宸朝
- 蕭瑟城南路,鳴笳上九原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元獻晏公挽辭三首
- 未敢嗟艱食,兇年半九州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江上二首
- 一日不再飯,飯已八九眠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一日不再飯
- 直頌皇恩浹,崇朝遍九垓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和崔尚書喜雨
- 歲歲無為化,寧知樂九功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恩賜樂游園宴應制
- 否運爭三國,康時劣九州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經江寧覽舊跡至玄武湖
- 君言羅浮上,容易見九垠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有僧言羅浮事,因為詩以寫之
- 先生見堯心,相與去九有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善卷壇下作
- 早遇圣明朝,雁行登九霄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楊八庶子喜韓吳興與余同遷見贈
- 月窟賓諸夏,云官降九天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工部張侍郎入蕃吊祭
- 雷聲傍太白,雨在八九峰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因假歸白閣西草堂
- 天章降三光,圣澤該九州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顏平原
- 舜舞來遐俗,堯仁浹九區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端午帖子詞二十首·皇帝合六首
- 富庶齊三服,山川禹九州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謁廟馬上有感
- 白發垂兩鬢,黃金腰九環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與子華原父小飲坐中寄同州江十學士休復
- 同僚看家風,立馬揮九制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送劉貢父舍人二首
- 自期三年歸,今已歷九春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雜詩
- 任達嫌孤憤,疏慵倦九箴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洞戶二十二韻
- 鄰里才三徙,云霄已九遷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感舊陳情五十韻獻淮南李仆射
- 遠目窮千里,歸心寄九衢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病中書懷呈友人
- 柰園欣八正,松巖訪九仙。 -- 出自唐·王勃·八仙徑
- 妾本深宮妓,曾城閉九重。 -- 出自唐·王勃·銅雀妓二首
- 戢武耀七德,升文輝九功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執契靜三邊
- 對此恬千慮,無勞訪九仙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望終南山
- 庭內無所有,高樹八九株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示兒
- 草木有微情,挑抉示九州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雙鳥詩
- 不停兩鳥鳴,大法失九疇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雙鳥詩
- 借問行幾何,咫尺視九州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駑驥
- 朝暮無日時,我且八九旋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庭楸
- 浩浩過三暮,悠悠匝九垓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詠雪贈張籍
- 盛德弘三讓,雄圖枕九圍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夕次舊吳
- 知已熙鴻化,陽和被九皋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寄袁起巖樞密,賀新除,仍謝送四縑井詩集,
- 一欣雖非實,差慰腸九回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遣騎迎家久稽來訊
- 夢游帝里送殘秋,重九真為帝里游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殘秋
- 勢如崩山坰日二十九,聲如推隨萬石之虡千石鍾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瓜州遇風
- 即今臥藜床,一起還九噓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歲暮皈自城中,一病垂死,病起遣悶四首
- 清樂動千門,皇風被九州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放歌行
- 圣德超千古,皇風扇九圍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駕出長安(一作宋之問詩)
- 吾聞玄元教,日月冥九幽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陽城驛
- 地平險盡施黃屋,九九屬車十二纛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望云騅馬歌
- 我年三十二,鬢有八九絲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寄隱客
- 驛騎來千里,天書下九衢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
- 趙璧五弦非此賢,九九何勞設庭燎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·五弦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