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9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審曲立萬楹,增雄逾九陛。 -- 出自明·胡翰·臥龍岡觀賈秋壑故第
- 中丞氣與衡岳會,八九云夢胸中盈。 -- 出自明·江以達(dá)·奉贈大中丞應(yīng)臺傅公巡撫陜西
- 萬乘統(tǒng)元戎,鳴鑾出九重。 -- 出自明·金幼孜·春日隨駕北征次清河(永樂八年)
- 傳舍存三島,陪陵罷九嵕。 -- 出自明·馬汝驥·過玄明宮故址有傷往事六十韻
- 勢輕壺公壺,量狹禹九州。 -- 出自明·馬治·張公洞
- 報國惟四體,援枹即九原。 -- 出自明·阮自華·落第客塞下代盧龍諸將寄京洛相知四首
- 少年負(fù)奇氣,仗劍行九州。 -- 出自明·桑悅·游仙(二首)
- 明星一悟法,慈悲周九阿。 -- 出自明·盛時泰·擬古詩七十首(錄一十三首)
- 英風(fēng)撼五岳,豪氣隘九州。 -- 出自明·史鑒·秦淮歌
- 春三漠漠護(hù)暖雨,秋九慘慘啼蒼煙。 -- 出自明·舒頔·平林煙雨
- 沆瀣晨三咽,雕胡晝九曝。 -- 出自明·蘇伯衡·送宋起居還金華
- 歡娛暫相違,一日勝九春。 -- 出自明·孫蕡·代友贈別
- 憶昔酩酊飲,一月八九場。 -- 出自明·唐時升·對酒懷里中諸同好四首
- 尸居一室間,心已歷九州。 -- 出自明·童冀·擬古(五首)
- 尋詩志所歷,一毛于九牛。 -- 出自明·王履·西峰
- 失足成千里,批鱗下九天。 -- 出自明·魏允中·隴外寄答李道甫二首
- 早見丹穴雛,志欲凌九垓。 -- 出自明·吳伯宗·賦得羅漢洞送陳宗進(jìn)歸會稽
- 野人其根,根長節(jié)應(yīng)九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黃連
- 往來相度之,滌源同九川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送張都水
- 荒園乏佳果,棗樹八九株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棗
- 鴻鵠有高志,一舉橫九州。 -- 出自明·許繼·遣興
- 支兵聯(lián)四校,中堅屯九營。 -- 出自明·薛蕙·侯大駕回
- 貢賦通重譯,耕桑被九垓。 -- 出自明·葉杞·感衷二十四韻(記脫脫征高郵召還事)
- 未擬歌黃竹,陽春遍九垓。 -- 出自明·于慎行·應(yīng)制題畫四首(有引)
- 至今百世下,聲譽揚九垓。 -- 出自明·曾棨·冬日扈從還南京隨駕出麗正門馬上作
- 八千里外潮陽馬,十九年來海上羝。 -- 出自明·張含·寄升庵(二首)
- 轍已環(huán)諸夏,居猶憶九夷。 -- 出自明·趙滂·觀輿圖有感(五首)
- 種菊開三徑,橫琴詠九皋。 -- 出自明·趙善瑛·錦里卜筑詩
- 庶邦承覆載,貢獻(xiàn)來九譯。 -- 出自明·朱瞻基·祖德詩九章
- 其來眇亡岐,須臾克九區(qū)。 -- 出自明·祝允明·述行言情詩(六首)
- 曜靈爍神燭,望舒循九行。 -- 出自明·祝允明·述行言情詩(六首)
- 寒冬十二月,蒼鷹八九毛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觀放白鷹其一
- 君不見凌煙功臣長九尺,腰間玉具高拄頤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武昌銅劍歌(并敘)
- 歲月曾幾何,客主皆九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遺直坊(并敘)
- 錦里煙塵外,江村八九家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為農(nóng)
- 回觀村閭間,十室八九貧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村居苦寒
- 愿作城上烏,一年生九雛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鷓鴣啼(一作李嶠詩)
- 璉公善知識,不見十九年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琳長老還大明山
- 黃金華發(fā)兩飄蕭,六九童心尚未消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夢中作四截句其二
- 圣德超千古,皇風(fēng)扇九圍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駕出長安(一作王昌齡詩)
- 云屯水府,濤隨神女,九江東注。 -- 出自當(dāng)代·金庸·水龍吟 黃蓉與陸乘風(fē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