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9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五馬催三輕,千秋閉九原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挽趙泰州善忱
- 吉亥真盈數,佳辰洽九乾。 -- 出自宋·唐士恥·代趙寺上韓平原生辰五十韻
- 帝扆疇三俊,民庸格九閶。 -- 出自宋·唐士恥·送許寺丞五十韻
- 昭陵鐵馬空,仟李祚九疑。 -- 出自宋·王備·謁張文獻公祠
- 君不見開元名相張九齡,歲寒松柏森蒼鱗。 -- 出自宋·王秬·題不欺室張魏公為王龜齡書也何子應賦詩
- 枸杞號千年,夜鶴鳴九皋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洞庭題詠十一首·廣福上真宮
- 氛埃更五閏,毒烈遍九州。 -- 出自宋·王遂·牛渚曲
- 執玉朝群后,職方登九丘。 -- 出自宋·王遂·牛渚曲
- 大原發鄒魯,功德被九州。 -- 出自宋·王遂·送李果州歸蜀
- 浩洋馳三峽,涇渭分九流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和劂丈侍郎
- 皇天佑邦家,予赍偏九州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陪徐狄二子出東郊即事
- 事多不由人,十可八九數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春陰即事
- 致治勤三紀,怡神壽九齡。 -- 出自宋·衛涇·挽高宗皇帝章四首
- 孤螢出露草,意行凌九秋。 -- 出自宋·吳伯凱·夏夜書所見
- 欲速馳思遠,頃刻歷九州。 -- 出自宋·吳奎·游云門寺留題靈運上人房
- 鵲尾聞妙香,片心超九天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心遠堂
- 朝為一旅人,暮推拾九官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跋林學士宋聊帖
- 百物自四時,六鑿通九有。 -- 出自宋·徐自明·華蓋仙山院
- 去臘陳三劄,茲秋奉九筵。 -- 出自宋·楊簡·明堂禮成詩
- 雨散傷同輩,風流瘞九原。 -- 出自宋·姚燃·挽趙秋曉
- 晞發茅檐下,榮榮蘭九畹。 -- 出自宋·葉子強·讀書堂五首
- 少長事壯厲,意氣彌九州。 -- 出自宋·葉子強·讀書堂五首
- 林甫擅柄用,何有乎九齡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鵲鴉行
- 老禪天人師,領略傾九州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鵝湖寺
- 漫不沾三釜,真堪映九原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挽處士陳容
- 禮樂盈三紀,光華亞九齡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挽高宗皇帝詞
- 投轄出東溟,持竿歸九曲。 -- 出自宋·袁樞·武夷精舍十詠·釣磯
- 浮云忽出岫,膚寸彌九有。 -- 出自宋·袁樞·武夷精舍十詠·隱求室
- 羲之死矣空費公家九萬箋,安得斯人寫金石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題王順伯秘書所藏蘭亭修禊帖
- 一夫敵爾嗟長劍,十九人中見潁囊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岳大用寺簿惠佩力
- 夜雨恰一尺,新身高九分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雨中即事
- 所見皆可人,十步目九寓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游寶方山
- 相揖閩王宅,東隅有九仙。 -- 出自宋·云盤山人·紹興丁丑題烏石山
- 五星耀寒芒,直射入九淵。 -- 出自宋·曾季貍·五星泉
- 后千載續后千載,外九州環外九州。 -- 出自宋·曾子良·題高遠樓
- 嘯詠金玉章,靈音朗九空。 -- 出自明·張簡·閱真誥
- 慷慨臨終語,精誠徹九閽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悼玉溪
- 深可數千尺,廣逾八九丈。 -- 出自宋·鄭鋼·題資州東巖
- 是歲真龍躍,重明登九五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示女子
- 尚擬陪三接,俄悲筑九原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參政大資毗陵張公挽詩十首
- 顯服登三品,榮名謝九遷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致政大夫胡公挽詩五首
- 身勞兮五岳,跡書兮九州。 -- 出自宋·諸葛興·會稽頌·大禹陵
- 明發寂無睹,孤鶴翔九天。 -- 出自宋·鄒登龍·游仙
- 誰謂相去遠,夙昔隘九州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和陶淵明擬古(九首)
- 予本楚狂士,意氣邁九州。 -- 出自元·周砥·讀書
- 保氏存六書,學僮讒九千。 -- 出自明·董佐才·題華亭朱孟辯篆冢詩卷
- 出閶闔其遠眺兮,俯九土而生愁。 -- 出自明·葛高行文·臨云嘆
- 一朝不得志,車裂徇九州。 -- 出自明·顧德輝·金粟冢中秋日燕集
- 痛哭劉夫子,如今隔九泉。 -- 出自明·管訥·哭先師樗隱先生
- 嘆我學禹貢,胸中羅九州。 -- 出自明·歸有光·南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