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9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我愛費征君,高臥歸九華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薛少卿赴青陽
- 我愛費徵君,高臥歸九華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薛少卿赴青陽
- 夜未央,明月光,熒煌九華燭,交影照河梁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觀燈玉臺體十首
- 雙澗水邊奇支醉石,九仙臺下聽風松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孟賓于員外還新淦
- 日晏下雙闕,煙花亂九衢。 -- 出自唐·沈徽·古興二首
- 畫閣凌虛構,遙瞻在九天。 -- 出自唐·劉公興·望凌煙閣
- 野性歌三樂,皇恩出九重。 -- 出自唐·徐靈府·言志獻浙東廉訪辭召
- 安用感時變,當期升九天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元日言懷,因以自勵,詒諸同志
- 整駕辭五岳,排煙凌九霄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游仙二十四首
- 董氏出六合,王君升九垓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秋日彭蠡湖中觀廬山
- 虛心貴無名,遠跡居九夷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高士詠·鄭商人弦高
- 患難在雙闕,干戈連九州。 -- 出自唐·臨淄縣主·與獨孤穆冥會詩
- 二儀均四序,五岳分九州。 -- 出自唐·李夐·恒岳晨望有懷
- 投林已分垂翅,猶勸九天飛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水調歌頭 庚寅秋,即席次可行見壽韻
- 進退循環,玉關風透九霄吹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降中央
- 靈明一點,常隨五彩,九轉便通關要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永遇樂·正好回頭
- 六銖衣掛,清平福救,九玄七祖。 -- 出自元·劉處玄·水龍吟·此時辛酉初冬
- 精變高超越,功七返、九還無闕。 -- 出自元·劉志淵·水龍吟 贈李元法
- ,予早年嘗記僧仲璋九日述懷一篇,與此篇格相同,恐歲久無傳,就附于此。 -- 出自元·仲璋·念奴嬌 附見天籟集卷上內。原題云。中秋重
- 和氣一家瑞靄,慈顏九十柔儀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木蘭花慢 武邑縣王楫善居室,母俎氏出隆平
- 玉頰銀須,胡麻飯飽,九霞觴醉。 -- 出自元·吳存·水龍吟 壽族父瑞 堂是日驚蟄
- 翩翩鳳皇翎,終當儀九天。 -- 出自元·劉詵·送范主一憲郎
- 夕陽淡淡余暉,閶闔九重天遠。 -- 出自元·安熙·石州慢 寄題龍首峰
- 鵬翼垂天聊稅駕,摶九萬,看他年。 -- 出自元·王結·江城子 送趙致堂
- 一念無生,谷神不死,九轉功周幣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純·百字令 示眾破惑
- 分淚溢吟毫,三月十九日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庸庵尚書于滬上主逸社第二集適值三月十九日
- 夢痕猶并雪山浮,十九年余一掉頭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題程道存之罘出險圖
- 靜夜延孤月,清觴酌九霞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借景樓
- 別后江潭上,離腸日九回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馬氏西園宴別吳進士善卿
- 白鷂捉黃雀,斜盤下九天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鷂雀行
- 大鵬暝慧目,悲歌慟九重。 -- 出自當代·現代無名·天安門詩抄
- 噩耗驚四海,哭聲遍九州。 -- 出自當代·現代無名·天安門詩抄
- 江墅幽居好,名山對九華。 -- 出自宋·穆修·和毛秀才江墅幽居好十首
- 況乃天下樞,雄雌來九州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歲晏出沐感事內訟一首
- 坐遭云沙矇,次序失九疇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擬感興二首
- 行行重行行,馬跡遍九州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擬感興二首
- 淑氣長三月,高懷自九秋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王君行丈挽詩
- 向來一辱聲掃地,倒九江水誰為湔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張安撫
- 姓字驚喬木,儀型想九原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司馬侍郎挽詩
- 朝餐同一壑,歲晏隔九州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所見
- 周原富十箱,漢儀重九鼎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次韻率行之見投因以賦別
- 借宅備三徑,讀書窮九丘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何子應金華書院寄題
- 送老得三徑,奉親歸九原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將請鄉郡作
- 伯氏尚書郎,名字騰九州。 -- 出自宋·朱槔·自作挽歌辭
- 芽生僅盈壇,高風成九畹。 -- 出自宋·薛季宣·種蘭
- 天高不可叫,虎豹守九重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送西苑徑上人見深居馮常簿求寺記
- 我友天下士,逝者八九人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張冠卿以前詩懷哉各努力人物古來少句為十詩
- 人情日變化,往事十九非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送謝倅景英赴闕
- 張子好兄弟,別我今九年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黃巖張之望之立來訪與游梅潭詩以送之
- 禮云風斷煙,閧議十九失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賀尤禮侍兼修史侍講直學士院四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