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9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云外藏三島,江頭認九峰。 -- 出自宋·曾慥·巫山
- 荏苒荒三徑,依稀度九秋。 -- 出自宋·陳東·與虞章舜卿二表弟季明游兼勝亭有作三律
- 吾聞天甚仁,愛民頒九疇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代答
- 胡不自修德,和氣浹九州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代答
- 正恐三日雨,新敕下九天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丁已年七月二十一日禱雨中元水府入月六日展
- 除書下八行,仁風(fēng)被九州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用舊韻送普守赴闕
- 永嗟區(qū)中人,嗜慾昏九竅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招隱亭
- 君不見武皇逸志凌九垓,追風(fēng)躡影思龍媒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銅馬歌
- 爬梳墻角陰,樹之羅九畹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春日種菊東離顧叢半衰謝欲充之因取以植墻下
- 亦聞顧兔藥,天成非九轉(zhuǎn)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建炎庚戌中秋夜與同官相期於月下既為頑云障
- 劉龍儻有意,速起飛九天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龍鶴禱雨
- 驥非伏櫪姿,鳳當翔九垓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送開守解印
- 食飽不下床,法身充九垓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游石龍偶成寺僧通首坐飽歷叢林歸老山故詩多
- 去去不可挽,獨鶴鳴九皋。 -- 出自宋·李鼐·送修書記游天臺
- 高仙發(fā)空謠,逸響飛九重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游仙四首
- 清虛王陵孫,巍巍膺九錫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升天行
- 高談蔑卿相,峻節(jié)凌九秋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遠游篇
- 至言發(fā)深省,遐覽隘九州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遠游篇
- 甲馬隘兩淮,殺氣橫九州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聞北軍犯淮
- 一雨連三夕,千倉裕九秋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喜雨
- 屋角營書室,新成八九椽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初冬山居即事十首
- 劇暑當三伏,新涼似九秋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蒙恩易鎮(zhèn)豫章丐假還鄉(xiāng)途中偶成十七首
- 一嶺跨兩州,千年無九夏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蒙恩易鎮(zhèn)豫章丐假還鄉(xiāng)途中偶成十七首
- 一區(qū)未易就,首尾八九年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陳天予卜居二首
- 作糜倒瓶粟,恨不及九百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王夷仲詠施粥
- 我始歸三徑,公胡掩九泉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挽胡經(jīng)仲二首
- 眉峰須小蹙,梅子彈九青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扇子詩
- 容我一杯為壽,看君九萬鵬圖。 -- 出自宋·王千秋·西江月·璀璨雕籠灑筆
- 元亮八十日,哥奴十九年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山中遣興五首
- 本自便三逕,何曾夢九關(guān)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次仲甄韻二首
- 端知付兩轓,乃用倡九牧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上費邛州
- 神駒足萬里,威鳳心九皋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送宇文德濟解綿竹丞
- 聚糧適千里,叱馭履九折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戲貽秋泉子
- 香露飛入壺中,仙家九醞,釀百家醽醁。 -- 出自宋·葛郯·念奴嬌·陽關(guān)西路
- 蓐收方回鑣,灝氣橫九州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暑退喜秋
- 凡物貴適口,何必須九鼎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菘苣初冬稍茂喜而有作
- 笙歌萬井喧嘩,車馬九衢填咽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元宵小飲游人填塞殊可厭
- 善行傳千載,蕪詞愧九原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陳文懿公挽詞
- 共約游三徑,俄悲作九原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劉吏部挽詞
- 婦德高千古,鄉(xiāng)評徹九重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旌表門閭安人陳氏挽詞
- 明主晝?nèi)樱灏鄽q九遷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趙待制挽詞
- 南廟推第一,雕鶚快九秋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張子宓分教澧陽
- 雁塔名三世,螭蚴侍九重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唐舍人挽詞
- 君雖未必去,一去勝九遷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陳君舉舍人東歸
- 郎潛不啻足,肯羨歲九遷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代毛崇夫賀婦翁黃圮老生朝
- 幾見承三接,重來侍九韶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史文惠王挽詞
- 骯臟才三徑,凄涼遽九原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黃君挽詞
- 事契深群從,英才愴九原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梁審計挽詞
- 晚幸成三徑,身胡遽九原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陸提刑挽詞
- 他時軒中人,更耐官九遷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題族兄耐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