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8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平野無山見盡天,九分蘆葦一分煙。 -- 出自宋·葉紹翁·嘉興界
- 三月曲江春草綠,九霄天樂下云端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悲善才
- 行盡杳冥青嶂外,九重鐘漏紫霄間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南梁行
- 丘壟漸平邊茂草,九原何處不心傷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新樓詩二十首·晏安寺
- 蕭索感心俱是夢,九天應共草萋萋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新樓詩二十首·望海亭
- 山呼一萬歲,直入九重城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雜曲歌辭·皇帝感詞
- 幾日政聲聞戶外,九江行旅得相歡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信州姚使君
- 漁商三楚接,郡邑九江分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郎士元使君赴郢州
- 月明三峽路,浪里九江船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朝長史赴荊南舊幕
- 上得龍門還失浪,九江何處是歸期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小魚詠寄涇州楊侍郎
- 人非十年故,人非九族親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延康吟
- 舊游孤棹遠,故域九江分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哭張籍
- 一宵三夢柳,孤泊九秋江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寄柳舍人宗元
- 曾吟廬岳上,月動九江波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厲宗上人
- 石澗雙流水,山門九里松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僧歸天臺
- 三年未省聞鴻叫,九月何曾見草枯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巴興作
- 百禽不得一,十人九死焉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正樂府十篇·哀隴民
- 諸侯百步迎,明君九天憶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七愛詩·李翰林(白)
- 昔公調鼎實,指顧九廟尊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丙寅十四首效韋蘇州
- 接天雙闕起,伏地九河流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公定世弼登北都東樓四首
- 曹李雖無恙,如沈九泉下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觀道二篇
- 百年世路同朝菌,九鑰天關守夜叉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何造誠作浩然堂陳義甚高然頗喜度世飛升之說
- 饒陽趙方士,眼如九秋鷹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贈趙言
- 遶床叫一擲,十白九雉盧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寄南陽謝外舅
- 空余時語工,落筆九天上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宿舊彭澤懷陶令
- 狂掉三寸舌,躐登九級墀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奉送公定
- 改弦張敝法,病十九已瘳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常父惠示丁卯雪十四韻謹同韻賦之
- 天聰四門辟,國勢九鼎定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子由績溪病起被召寄王定國
- 安得雄文壓勝境,九原喚起杜陵翁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題虔州東禪圓照師新作御書閣
- 從軍補掾百僚底,九關虎豹何由攀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再次韻呈廖明略
- 平生有嘉樹,猶起九原風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王彥祖惠其祖黃州制草書其後
- 此郎如竹瘦,十飯九不肉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子瞻題無咎所得與可竹二首粥字韻戲嘲無
- 持此寸草心,負荷九鼎重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明叔知縣和示過家上冢二篇復次韻
- 紅紫爭春觸處開,九衢終日犢車雷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寄杜家父二首
- 除蕩俗氛盡,心如九天秋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再作答徐天隱
- 飄然一雨灑青春,九陌凈無車馬塵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雨過至城西蘇家
- 偉萬里之仙驥,羾九關而天翱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倦鶴圖贊
- 四海為家雖未遠,九州多事竟難防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中元甲子以辛丑駕幸蜀四首
- 四海共誰言近事,九原從此負初心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重過隨州故兵部李侍郎恩知因抒長句
- 三署履聲通建禮,九霄星彩映明光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送陸郎中赴闕
- 應笑樟亭舊同舍,九州無驗滿爐灰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寄鐘常侍
- 歸計未知身已老,九衢雙闕夜蒼蒼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長安秋夜
- 五侯水暖魚鱗去,九子山晴雁敘來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送姚安之赴任秋浦
- 紫陌紅塵今別恨,九衢雙闕夜同游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送秦州從事
- 一榻已無開眼處,九泉應有愛才人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經張舍人舊居(一題作河中經故翰林張舍人所
- 終年閉戶已三歲,九日無人共一樽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九日獨酌三首
- 老農先解憂桑柘,九月家人當授衣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二月十日雪
- 俯仰向背樂且悲,九重深遠安得窺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周昉畫美人歌
- 春天雪花大如手,九衢斷絕愁四鄰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寄范丈景仁
- 東墻瘦菊早開花,九日金鈿已自嘉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九月十一日書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