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8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萬壑風雷喧地軸,九秋云露瀉天潢。 -- 出自明·張簡·破山澗上聽水
- 昆侖云一朵,喚作九華山。 -- 出自明·張簡·和楊鐵厓小臨海四首(重見七卷下)
- 永懷三洞訣,高謝九江春。 -- 出自宋·張景端·題梅山
- 長繅獨繭來還去,九折升車短更長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山蟬
- 我詩那能為重輕,九鼎借助鴻毛小。 -- 出自宋·張恪·安定山
- 誰言五福仍須富,九十年余樂太平。 -- 出自明·張維·十詠圖·宿后陳莊
- 當時此地最清涼,九成翠微不足數。 -- 出自宋·張峋·玉華山
- 利花也費東風力,九十日春無點閑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象·南康縣圃賞梨花呈長官
- 不辦一邱費,猶為九品官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象·錢陳匝峰之濂泉
- 文杏堂開華渡西,九天雨露正來肥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蒸·答賀文杏韻
- 挽仰千年事,孤高九日亭。 -- 出自宋·趙崇皦·九日山送客次趙循州韻
- 老檜倚虛房,能生九夏涼。 -- 出自宋·趙汝績·檜房
- 初日煙霞翻錦籜,九天風露混瑯玕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漣·仙都石筍
- 不辦一丘費,猶為九品官。 -- 出自宋·趙善璙·餞陳匝峰之廉泉
- 千古武夷山,來尋九轉丹。 -- 出自宋·趙時粟·武夷
- 世豈避人人避世,九垓同此夕陽陰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鶚·秦洞
- 一千里月正圓夜,九十日秋才半時。 -- 出自宋·趙希桐·中秋
- 山勢嵯峨接遠峰,九皋鶴唳徹長空。 -- 出自宋·趙瞻·鶴鳴古洞
- 雙親千里外,一葉九秋馀。 -- 出自宋·鄭居中·挽雇學正
- 四方三面戰,十室九家空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和荊公何處難忘酒詩
- 山溪步屈曲,策以九節杖。 -- 出自宋·周才·游虞山頂維摩院
- 六宮隨鳳輦,來獻九霞觴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端午貼子詞·皇太后閣六首
- 覆戶雙人艾,浮樽九節蒲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端午貼子詞·皇太后閣六首
- 萬里江山渾改觀,九重紳笏更爭輝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送五時亨舍人帥蜀詩二首
- 車載三千牘,鵬飛九萬程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上王吏部
- 露沐千門柳,風縈九畹蘭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太廟樂章·皇后閣五首
- 十年欲到今才到,九鎖山中稱策筇。 -- 出自宋·朱日新·大滌洞天留題
- 聳萬目兮矩劐,衛九重兮心膂。 -- 出自宋·諸葛興·會稽頌·城隍龐王
- 覲紫皇兮玉宸,聆九奏兮鈞天。 -- 出自宋·諸葛興·會稽頌·賀監祠
- 地辟天開到今日,九重垂拱制寰區。 -- 出自元·周伯琦·七月七日同宋顯夫學士暨經筵僚屬游上京西山
- 去家萬里余,為客九秋際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次益都
- 一片詩魂招不得,九霄直與月俱清。 -- 出自元·段成已·中秋之夕封生仲堅衛生行之攜酒與詩見過依韻
- 倒窣天瓢澆火龍,九點齊州一時綠。 -- 出自元·方行·復和五松小龍女歌
- 大招三楚內,余怨九秋中。 -- 出自明·蔡汝楠·荊州雜詩七首
- 相看江上客,共惜九秋花。 -- 出自明·蔡汝楠·晚過施子
- 百子峰頭飛鳳鶴,九星河里浴鴛鴦。 -- 出自明·徹鑒堂·玉海詩(三首)
- 三吞香溢琪山缽,九奏風生玉陛韶。 -- 出自明·徹鑒堂·玉海詩(三首)
- 西飛恨殺羲輪疾,九十東風將盡日。 -- 出自明·陳鴻·三月晦日集交蔭軒送春
- 結盧倘相許,同釣九溪魚。 -- 出自明·陳鳴鶴·武夷紫陽書院贈朱山人
- 相思復相思,中腸九回折。 -- 出自明·陳汝言·雜興(三首)
- 擺撥多生債,枝梧九漏囊。 -- 出自明·楚石梵琦·懷凈土百韻詩
- 不堪南極外,風送九天秋。 -- 出自明·戴冠·辛巳七月一日登樓
- 八面玲瓏透碧霄,九層宛轉流丹雘。 -- 出自明·等慈潤公·長干寶塔放光偈
- 妖蝕三光暗,心盟九廟知。 -- 出自明·范景文·臨終詩
- 別后有詩憑鶴寄,九峰只在五云東。 -- 出自明·范立·送蔣道士還太乙宮
- 多少峨眉閑待月,九龍帳底貯歸郎。 -- 出自明·范汭·閩宮詞二首
- 萬歲山前望翠華,九光燈里簇明霞。 -- 出自明·馮琦·觀燈篇
- 悲歌昨夜惜離群,九曲腸隨別路分。 -- 出自明·馮惟訥·再別徐少初明府二首
- 出門見石峰,秀色九天望。 -- 出自明·傅汝舟·游太姥石門
- 丹爐七焰滅,瓊箓九霞封。 -- 出自明·傅汝舟·游玉笥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