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8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冥心久矣隨天付,九轉還丹不用燒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次花翁冬日三詩
- 蒙瞍辭詔相,十步九顛躓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丁丑別金壇劉漫塘七首
- 數行妙墨留壁間,九頂三峨屹相對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和黃侍郎韻
- 微言奧論揭日月,九州四海俱流傳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壽憲使大卿
- 山僧取巧蟠珍業,九苞占盡千葩紅。 -- 出自宋·樊圃·奉化寶化石巖花鳳
- 百分地無一分田,九十九分如劍脊。 -- 出自宋·方逢辰·田父吟
- 朱紫滿門直余事,九京可作百其身。 -- 出自宋·方逢辰·挽有宋周府君袁夫人
- 側聞田野間,十人九饑腹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為韻賦十首
- 何啻三歸備,寧虞九鼎移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旅悶十首
- 熟料乾坤事,難窮九萬程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陸君重五首
- 一畫微陽迎日至,九疇休徵驗時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夾谷子括吳山晚眺
- 萬古懸知名不夜,九泉誰免骨為灰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方去言用予喜歸韻見寄三首
- 七旬有二傳兇問,九月初三記庭辰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秋思七言八首
- 好為玉帶佩,朝謁九重門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陳正之團扇畫一魚二首
- 一自為農去國賒,九天無路獻忠嘉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再次韻謝吳遁翁
- 萬國山河封域廣,九天日月照臨新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張鵬飛解官舊韻
- 三級浪知龍有種,九皋聲喜鶴猶□,□□舟畔書帷舊,酒醒燈前欲斷魂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魏珍卿
- 重名三翮鼎,古韻九成韶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前參政浙西廉訪徐子方得代送別三十韻
- 鵬運三千日,龍飛九五朝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前參政浙西廉訪徐子方得代送別三十韻
- 五月重午離西湖,九月重九趨成都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程桂軒子方還羅治先墓
- 相觀骨骼聽議論,九皋之鳴紹家傳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李伯英孟淳,鶴田幼弟,乃步深齋之子
- 鶴田為嚴之處則九鼎重,鶴田為皓之出則九鼎安,吾將以子伯英之行卜之焉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李伯英孟淳,鶴田幼弟,乃步深齋之子
- 諺云橘皮錯認皮,九方皋馬遺黃驪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寒山拾得畫像
- 后世口耳逐世好,九苞一角誰鳳麟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江東李提學
- 善宦司馬安,四食九卿祿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李得甫寄拙軒
- 既嘗注漆園之十九言,又頗擬栗里之四八目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前韻述將歸
- 今年命大乖,十事九謬誤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泥行嘆
- 此驛既已廢,十步九榛莽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鄱陽分水嶺
- 倏忽千軍陣,雍容九鼎扛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詩思十首
- 吼哮甚江潮,十屋九仆壁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十月七日早起
- 誰料褐衣抱珠璧,九霄夜月貫長虹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天臺楊仲儒秀才如此
- 逢掖的過二千石,九原不死氣如神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讀方處士墓志挽詩題其后閻集賢承旨文趙翰直
- 親家堂上太夫人,九九之算饒五春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武寧茶提舉相臺鄭君思恭之萱堂太夫人馮氏大
- 渴聽景叟言,焉問九醞醆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會真堂呈景高士
- 一品已頒新印綬,九重猶許舊衣冠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挽呂襄陽
- 北拱五老峰,西傾九派水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晚登會真道堂望廬山大江作
- 方欣五福備,遽隔九原幽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挽詞二首
- 會宴瑤池阿母家,九霞光繞翠瓊車。 -- 出自宋·傅誠·妙庭觀
- 宮闕岧峣俯碧空,九門未曉月朦朧。 -- 出自宋·傅諴·東京道上口占
- 有偉倫魁彥,風標九牧傾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鄒樞密挽詩
- 諫君御史門下士,九重天高誰敢說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西湖競渡游人有蹂踐之厄
- 南北三十里,上下九回曲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頭陀嶺
- 圣主愴然為輟食,九原莫作淚空漫。 -- 出自宋·郭磊卿·挽張都諫文肅公
- 卻憶岷山底,蕭然九夏清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苦熱三首
- 寶階三道降,涼月九分圓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張持道生辰三首
- 亂邦難置足,遂欲九夷居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乘桴亭
- 陰陽升降定沉浮,九候之前大火流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再和前韻
- 空樽獨把送斜陽,九日何憂酒中傷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和元守重陽和韻
- 一奏萬化熙,再奏九功敘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仁壽縣治新開小軒以琴中趣名之用趣字韻賦之
- 靜觀萬物復,豈假九轉功。 -- 出自宋·何耕·青羊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