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8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月已中秋,菊還重九,夜久涼重。 -- 出自元·任詢·永遇樂 中州樂府
- 七返不容開四戶,九還應是轉三田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瑞鷓鴣·修行孰是練金丹
- 湛殫澄徹成功行,九天通圣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黃河清 按一百八數
- 淇殫澄徹成功行,九天通圣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黃河清 按一百八數
- 定分他、甲乙庚辛,九宮八卦門戶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鶯啼序
- 妙藥都來頃刻間,九轉金丹就。 -- 出自元·孫不二·卜算子 辭世 鳴鶴馀音卷之五
- 三載施為,十全八九,有些未及功圓。 -- 出自元·劉處玄·滿庭芳·三載施為
- 冰霜幾年凌傲,甚九天、一日露恩深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木蘭花慢 和國范郎中見贈嚴韻
- 詩人閑品藻,衛公九十,淇水徜徉。 -- 出自元·程文海·滿庭芳 壽曾勁節
- 大地山河微有影,九天風露寂無聲。 -- 出自元·楊載·宗陽宮望月分韻得聲字
- 百年應惜銅仙在,九里爭傳清河潤。 -- 出自元·朱唏顏·魚游春水 壽徐仁靜其 樂魯常
- 西華頂、十丈高花,九天秋露,結就翠房瑤實。 -- 出自元·虞集·蘇武慢·皓月清霜
- 大地山河空復影,九霄宮闕舊無傳。 -- 出自元·虞集·浣溪沙
- 初九潛龍勿用,上九亢龍有悔,溟滓萃黃宮。 -- 出自元·林轅·水調歌頭·雷在地中復
- 巽戶雙開大火然,九轉丹凝帝薄。 -- 出自元·王*·百字令 道宗 此下有金字經五首乃曲調,因刪
- 巽戶雙開大火然,九轉丹凝旁薄。 -- 出自元·王*·百字令 道宗 此下有金字經五首乃曲調,因刪
- 鐘鳴片石夜,月滿九江秋。 -- 出自明·曹學佺·夜登石鐘山
- 孤鶴培毛翮,騰作九天嘯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卞薇閣索題先大父光河中丞夜燈圖
- 萬恨都移疽發背,九幽更恐債纏身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哭次申
- 大盜覆國舉踵隨,九土幽晦霰集之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乙庵七十生日寄祝茲篇
- 衰殘未預涓埃報,九逝魂依北斗明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次韻答伯夔送太夷北行
- 吾衰臥溪屋,坐閱九鼎徙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題劉聚卿枕雷圖
- 誰提明月天上懸,九州蕩蕩清無煙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題李白問月圖
- 身今萬里客,肉非九鼎羞。 -- 出自明·貝瓊·題盛蒼崖雁
- 一自漁陽鼙鼓起,九重方憶老臣存。 -- 出自宋·呂夏卿·謁張相公祠
- 十二樓前御柳垂,九重城里百花時。 -- 出自宋·宋白·宮詞
- 慷慨士豈無,君門九重隔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寄敬甫葉兄
- 一士豈無關國論,九重亦合采民謠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謝仵判院惠米
- 沉麝為肌蠟剪英,九霄遞馥到寰瀛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巖桂落英
- 兩制詞臣求識面,九重天子望祇顏。 -- 出自宋·孫僅·贈種徵君收
- 孤城全在翠微間,九疊屏風繞郡環。 -- 出自明·沈明臣·從大司馬胡公過睦州道中即事呈徐文長記室
- 白麻三殿曉,紅斾九衢平。 -- 出自宋·宋真宗·賜丁謂
- 兩帝東西爭戰國,九州大小混方書。 -- 出自清·黃遵憲·和鐘西耘庶常德祥律門感懷詩
- 方仞云峰護一山,九天風露透衣寒。 -- 出自明·李穎·登大半山
- 地涌三辰動,江連九派深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彭蠡
- 三晉連年苦被兵,九重拊髀憶豪英。 -- 出自明·唐順之·塞下曲贈翁東厓侍郎總制十首
- 自從出門來,十臥九不寧。 -- 出自明·李流芳·南歸詩十八首
- 登高卻是今最高,九峰寺上誦莊騷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九峰過重陽
- 上山伐柴五十束,九分賣錢一燒肉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贈叔嘉叔平劉丈
- 跡離三輔晚,夢落九江頻。 -- 出自宋·釋宇昭·喜惟鳳師關中回
- 乘閑擬學沖霄術,九土茫茫得者稀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書山中道士壁
- 三壤月監承露掌,九鶵烏繞守宮槐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句
- 麗奪雙南價,清含九畹香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樞密王左丞宅新菊
- 千輪佛火照層城,九陌香車擊迅霆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燈夕寄獻內翰虢略公
- 如存三事禮,不返九京魂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贈司徒兼侍中宋宣獻挽詞四首
- 倀倀百代俗,唧唧九流說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登大明寺塔
- 路闊三條陌,云低九鼎門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遲明出都謝雪龍門佛祠途中復遇雪
- 蒼茫萬機論,零落九州箴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讀書多所廢忘
- 古今閒自況,何翅九牛毛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謀退四首
- 舒嘯萬籟先,浮精九皇上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嘯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