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8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開元刺史擅清風(fēng),九日親栽夾道松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九里松
- 萬千花事從頭起,九十韶光有底忙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迎春花
- 今春哭田生,棲遲九江渡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予辛酉春哭鐘松巖于馀杭靈溪壬戌春于江州馬
- 昭代表音自此始,九州四海須同文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觀洛行
- 利用六府修,制用九府圜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上致用院李同知論海舶
- 我欲代一箋,飛上九天訴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題林氏藥圃
- 后人自是識根淺,九流既裂家法殊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贈醫(yī)士詹翠峰
- 百年九十多,百里九十半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古風(fēng)壽九十
- 于焉卜精廬,溪山九曲五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游武夷山
- 更宮衣,香羅乍帶,九天繁露。 -- 出自宋·詹無咎·賀新郎·梅子黃時雨
- 忽乘風(fēng)云會,奮迅九天上。 -- 出自宋·呂同老·九鎖山十詠·翠蛟亭
- 搖爐灰冷多等真,九轉(zhuǎn)丹成人未識。 -- 出自宋·韓信同·蓬萊飛峰
- 瘦竹相隨立,輕堅(jiān)九節(jié)青。 -- 出自宋·徐瑞·次韻呈仲退見貽
- 何事夢斷湖山,尚九里松聲,八月潮怒。 -- 出自宋·尹公遠(yuǎn)·尉遲杯·冰弦語
- 一丸因與紅顏駐,九轉(zhuǎn)能燒白發(fā)痕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三三上應(yīng)三千日,九九中延九萬年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一陽生是興功日,九轉(zhuǎn)周為得道年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今朝得赴瑤池會,九節(jié)幢幡洞里迎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一領(lǐng)布裘權(quán)且當(dāng),九天回日卻歸還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兩輪日月從他載,九個山河一擔(dān)擔(dān)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七返返成生碧霧,九還還就吐紅霞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爐中七返畢,鼎內(nèi)九還終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五言
- 三才七返足,四象九還終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五言
- 猶羨瓜期近,課春九重,優(yōu)陟公卿選。 -- 出自宋·曹宰·喜遷鶯·梅含春信
- 一夜掃云驚虎旅,九天飛雨泣龍鱗。 -- 出自宋·魯訔·觀武侯陣圖
- 春光不慷慨,十日九逢陰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當(dāng)途道中
- 留春無計(jì)奈春何,九十過眼如飛梭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送春
- 三京昔擬恢同軌,九日今猶客異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九日言懷
- 一天共戴心非石,九地皆涂血尚泥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和戎
- 瀉從千仞石,寄逐九江船。 -- 出自唐·陸羽·句
- 萬井閭閻皆禁火,九原松柏自生煙。 -- 出自唐·郭鄖·寒食寄李補(bǔ)闕
- 恩深百日澤,雨借九秋寒。 -- 出自唐·張登·重陽宴集同用寒字
- 行路難,路難不在九折灣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行路難·君不見道傍廢井傍開花
- 魚水千年運(yùn),簫韶九奏音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奉酬中書李相公早朝于中書候傳點(diǎn),偶書所懷
- 霏微雙闕麗,容曳九門連。 -- 出自唐·王良士·南至日隔霜仗望含元殿爐煙
- 勢凝千里靜,色向九霄分。 -- 出自唐·彭伉·青云干呂
- 盛明今尚齒,歡奉九衢樽。 -- 出自唐·李絳·省試恩賜耆老布帛
- 霏微雙闕麗,溶曳九州連。 -- 出自唐·車緬·南至日隔仗望含元殿香爐
- 自慚陪末席,便與九霄通。 -- 出自唐·姚康·和段相公登武擔(dān)寺西臺
- 石座雙峰古,云泉九曲深。 -- 出自唐·羊士諤·乾元初,嚴(yán)黃門自京兆少尹貶牧巴郡,以長才
- 珍樹寒始花,氛氳九秋月。 -- 出自唐·羊士諤·題枇杷樹
- 退食鹓行振羽儀,九霄雙闕迥參差。 -- 出自唐·羊士諤·春日朝罷呈臺中僚友
- 何須百獸舞,自暢九天情。 -- 出自唐·范傳正·范成君擊洞陰磬
- 光因五色起,影向九霄分。 -- 出自唐·李行敏·省試觀慶云圖
- 一樽冷落思佳客,九日凄涼在異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陸簿九日一首
- 遨頭一笑父老賀,九重不用憂坤維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送黃尚書帥蜀
- 行盡杳冥青嶂外,九重鐘漏紫云間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南梁行
- 聞道禁中時節(jié)異,九秋香滿鏡臺前。 -- 出自唐·陸暢·云安公主出降雜詠催妝二首
- 偶時三伏外,列席九霄中。 -- 出自唐·楊汝士·和段相公登武擔(dān)寺西臺
- 遙望龍墀新得意,九天敕下多狂醉。 -- 出自唐·周匡物·及第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