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8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萬里鐵關行入貢,九重金闕為君開,蹀躞朝馳過上苑,走參走覃暝走發章臺。 -- 出自唐·喬知之·羸駿篇
- 聞有三元客,祈仙九轉成。 -- 出自唐·崔湜·寄天臺司馬先生
- 肅肅雍雍義有余,九天鶯鳳莫相疏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雁和韋侍御
- 新秋百慮凈,獨夜九愁深。 -- 出自唐·袁朗·秋夜獨坐(一作邢邵詩)
- 北人莫作瀟湘游,九疑云入蒼梧愁。 -- 出自唐·劉言史·瀟湘游
- 樽開柏葉酒,燈發九枝花。 -- 出自唐·張子容·除夜樂城逢孟浩然
- 暴兵四十萬,興工九千里。 -- 出自唐·王無競·北使長城
- 會使摶風羽翮輕,九霄云路隨先鳴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泛舒城南溪,賦得沙鶴歌奉餞張侍御赴河南、
- 可憐三語掾,長作九泉灰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雜言同豆盧郎中郭南七里橋哀悼姚倉曹
- 仙侶招邀自有期,九天升降五云隨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謝自然卻還舊居
- 裴回兩儀殿,悵望九成臺。 -- 出自唐·李百藥·文德皇后挽歌
- 回首無人寄惆悵,九衢塵土困揚鞭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憶釣舟
- 珍重故人知我者,九霄休復寄音徽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得京中親友書,訝久無音耗,以詩代謝
- 路過章臺氣象寬,九重城闕在云端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雪后過昭應
- 爭得便夸饒勝事,九衢塵里免勞生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書懷
- 一院無人春寂寂,九原何處草萋萋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和人有感
- 鳳輦東歸二百年,九成宮殿半荒阡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過九成宮
- 落盡梁塵腸不斷,九原誰報小憐知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聞歌
- 縱道筆端由我得,九泉何面見袁公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陳琳墓
- 三峽卻為行雨客,九天曾是散花人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還俗尼(本是歌妓)
- 霧噴千巖濕,雷傾九夏寒。 -- 出自唐·孫魴·廬山瀑布
- 誰逢玉妃輦,應檢九真經。 -- 出自唐·韋渠牟·雜歌謠辭·步虛詞
- 萬里江山來醉眼,九秋天地入吟魂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游賞心亭
- 白發孤臣淚,黃塵九陌荒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仁宗皇帝挽詞五首
- 衿佩一朝集,弦歌九族同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挽貢南漪三首
- 清文三峽水,爽氣九華秋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挽胡信芳上舍二首
- 勛名丹史在,體貌九天違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贈司空侍中晏元獻公挽詞二首
- 所嗟恩館淚,不到九原揮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贈太尉鄭文肅公挽詞二首
- 拂曉便隨新牓出,九門風景馬前來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和公儀上馬
- 一部梨園吹鳳曲,九重丹闕對龍顏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集英殿秋燕教坊樂語口號
- 一溪碧水懷歸意,九陌紅塵倦旅游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夏夜宿江亭有懷
- 豈言千里遠,方尋九折難。 -- 出自唐·崔信明·送金竟陵入蜀
- 門邀千里馭,杯泛九光霞。 -- 出自唐·周彥昭·晦日宴高氏林亭
- 層觀遠沈沈,鸞旗九日臨。 -- 出自唐·韋嗣立·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深字
- 望幸三秋暮,登高九日初。 -- 出自唐·蕭至忠·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馀字
- 御氣三秋節,登高九曲門。 -- 出自唐·于經野·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樽字
- 巴東三峽盡,曠望九江開。 -- 出自唐·胡皓·出峽
- 烏將八子去,鳳逐九雛來。 -- 出自唐·張諤·滿月
- 一代繁華皆共絕,九原唯望冢累累。 -- 出自唐·杜頠·故絳行
- 去者無全生,十人九人死。 -- 出自唐·劉灣·云南曲
- 言因六夢接,慶葉九齡傳。 -- 出自唐·殷寅·玄元皇帝應見賀圣祚無疆
- 如何一落地,又作九曲泉。 -- 出自唐·蔣冽·經埋輪地
- 蒼翠岧峣上碧天,九峰遙落縣門前。 -- 出自唐·竇叔向·青陽館望九子山
- 色浮雙闕近,春入九門深。 -- 出自唐·竇常·花發上林
- 疾驅千里駿,清唳九霄禽。 -- 出自唐·竇牟·元日喜聞大禮寄上翰林四學士中書六舍人二十
- 今日太行平似砥,九霄初倚入云梯。 -- 出自唐·竇鞏·送劉禹錫
- 八重巖崿疊晴空,九色煙霞繞洞宮。 -- 出自唐·章八元·天臺道中示同行
- 星流中使馬,燭耀九衢人。 -- 出自唐·王濯·清明日賜百僚新火
- 迥出重城里,傍聞九陌中。 -- 出自唐·張濛·曉過南宮聞太常清樂
- 遙分萬條柳,回出九重城。 -- 出自唐·張昔·小苑春望宮池柳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