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8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半夜羈魂隨鶴警,九秋嘶腹共蟬虛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休日
- 芳風萬年樹,殘月九重閽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和石學士直舍晨興
- 十年不識長安道,九簽宸開紫氣深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擬杜子美峽中意
- 五日長蛟虛望祭,九關彫虎枉招魂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屈原祠
- 種祠群望亞,樵禁九原中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過朱亥墓
- 無嫌萬折勞,思回九里潤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和延州經略龐龍圖八詠·延利渠
- 唐昌觀中樹,曾降九天人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瓊花
- 病淹三折臂,愁熱九回腸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答刑部王侍郎病中見寄
- 向曙紛紛殊未已,九門知有謝莊朝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對雪二首
- 一埋柴桑骨,一為九錫臣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感懷
- 雙闕曉云連太室,九明晴影動天津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遣興次韻和晁應之四首
- 貯之黃金臺,籍以九龍茵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寄子瞻舍人二首
- 四禪未到風猶梗,九轉無功火不燒,學道若為調鹿馬,是身不實似芭蕉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臥病月余呈子由二首
- 呼兒謹蓋藏,用此九轉丹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服仙靈脾酒
- 中原正朔不出境,九州豪杰爭侯王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和陳器之詩四首·朝應天:應天寺有五圣御容
- 降王賜第奉朝謁,九服效職爭梯航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和陳器之詩四首·朝應天:應天寺有五圣御容
- 異鄉仍謫官,一步九回頭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淮陽
- 老槐疏竹寺門幽,九月輕寒襲客裘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將別普濟二首
- 午登西山去,路作九曲彎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西山寒溪
- 五紋暗度人間線,九寸潛通地下春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冬至贈潘郎
- 龍去孤神劍,雛成九鳳凰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呂郡君挽詞
- 萬里山河供氣概,九秋鵰鶚入精神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上文潞公生日
- 萬乘旗常難望幸,九天樓觀自相輝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戲同小兒作望南京內門
- 敝裘疲馬古道長,九旬刺史歸空囊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將至都下
- 故人分散在天涯,九日登臨獨嘆嗟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九日獨游懷故人
- 寶光閃閃驚四座,九天白日暗無色。 -- 出自近代·秋瑾·劍歌
- 莫把羈魂吊湘魄,九疑愁絕鎖煙嵐。 -- 出自唐·張泌·秋晚過洞庭
- 二女廟荒汀樹老,九疑山碧楚天低。 -- 出自唐·張泌·晚次(一作歇)湘源縣
- 枯桑老柏寒颼飀,九雛鳴鳳亂啾啾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聽安萬善吹觱篥歌
- 千年魑魅逢華表,九日茱萸作佩囊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雜興
- 百葉巖前霜欲降,九枝松上鶴初歸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江西逢僧省文
- 今夜月明何處宿,九疑云盡碧參差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送蕭處士歸緱嶺別業
- 萬里綠波魚戀釣,九重青漢鶴愁籠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陵陽春日
- 官滿定知歸未得,九重霄漢有丹梯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送上元王明府赴任
- 心期解印同君醉,九曲池西望月來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宴餞李員外
- 晴光五云疊,春色九重深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春日奉獻圣壽無疆詞十首
- 方應五日至,應自九天來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端午日伏蒙內侍賜晨服
- 雙闕薄煙籠菡萏,九成初日照蓬萊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早朝
- 五色天書詞煥爛,九華春殿語從容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寄中書同年舍人
- 和詩將惠政,頌述九衢聞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送杜郎中使君赴虔州
- 茫茫下土兮,乃生九州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補樂歌十首·大夏
- 俱從四方事,共會九秋中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重贈邢校書
- 促促何促促,黃河九回曲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效古促促曲為河上思婦作
- 鄉連三楚樹,縣封九華云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送龐百篇之任青陽縣尉
- 一夜江潭風雨后,九華晴望倚天秋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九華樓晴望
- 清猿不可聽,偏在九秋中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樂府雜曲·鼓吹曲辭·巫山高
- 岐路窮無極,長江九派分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柳八員外赴江西
- 雖殊百兩迓,同是九泉歸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贈恭順皇后挽歌
- 莫遣洪壚曠真宰,九流人物待陶甄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送西川杜司空赴鎮
- 三冬不見秦中雪,九日惟添鬢畔霜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九日郡齋有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