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8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直城朱戶相邐連,九逵丹轂聲闐闐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奉和禮部尚書酬楊著作竹亭歌
- 一身自樂何足言,九族為榮真可羨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放歌行
- 紛離念兮隨君,溯九江兮經七澤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雜言同用離騷體送張評事襄陽覲省
- 騎吹咽不前,風悲九旗卷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惠昭皇太子挽歌詞二首
- 三日韶光處處新,九華仙洞七香輪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上巳日貢院考雜文不遂赴九華觀祓禊之會,以
- 春山仙掌百花開,九棘腰金有上才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奉和太府韋卿閣老左藏庫中假山之作
- 君不見宜春苑中九華殿,飛閣連連直如發。 -- 出自唐·王翰·相和歌辭·蛾眉怨
- 歸心一夜極,病體九秋輕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江南秋懷寄華陽山人
- 三椏舊種根應異,九節初移葉尚低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題達上人藥圃二首
- 飯薦七白蔬,杯釃九光杏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·曉次神景宮
- 待取新秋歸更好,九華蒼翠入樓寒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潤州江口送人謁池陽衛郎中
- 還將萬億壽,更謁九重城。 -- 出自唐·杜審言·除夜有懷
- 池分八水背,峰作九山疑。 -- 出自唐·杜審言·和韋承慶過義陽公主山池其五
- 暮天雙闕靜,秋月九重空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王諫議任東都居守
- 欃搶一掃滅,閶闔九重開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觀法駕自鳳翔回
- 云銜七曜起,雨拂九門來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中書遇雨
- 壽酒三觴退,簫韶九奏停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和耿拾遺元日觀早朝
- 何言芳草日,自作九泉人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哭麹山人(一作耿湋詩)
- 細雨雙林暮,重陽九日寒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酬晉侍御見寄
- 風樹離離月稍明,九天龍氣在華清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華清宮四首
- 盡日南風似遺意,九疑猿鳥滿山吟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聽岳州徐員外彈琴
- 盡道蓬萊仙瑞世,九霄外、鳴玉飛香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千里旌麾
- 三葉翠蓂開子月,九天降誕文星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臨江仙·三葉翠蓂開子月
- 手中蓮鍔凜秋霜,九泉歸去是仙鄉,恨茫茫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虞美人·帳中草草軍情變
- 倩雙成、十分為注,九天瓊液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乳燕飛/賀新郎
- 一德君臣千載遇,九州四海仰云龍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上太師公相生辰詩十首
- 圣壽三稱內,天歡九奏中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冊上公太常奏雅樂
- 樹遙三殿際,日映九城傍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望禁苑祥光
- 清如三島月,閑似九霄云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臨江仙 以上嗚鶴余音卷之三
- 云供數州雨,樹獻九天花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三學山盤陀石上刻詩
- 星宮瓊漿天下無,九醞仙方誰漏泄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題太和樓壁
- 彗孛飛光照天地,九天瓦裂屯冤氣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秦家行
- 恨予不習草書訣,九轉枯腸只自攪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書西湖雷峰云講主草書
- 三年兩遭水,十室九無煙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題震澤寺壁
- 誰知二紀水,重卜九原安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張堯夫寺丞改葬挽詞
- 豈將千里別,遂入九泉乖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謝賓客挽歌三首
- 都然莫施設,恨尚九原吞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魯玉太博挽詞三首
- 可憐飛語後,擠恨九幽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隨州錢相公挽歌三首
- 嗣子千里駒,羊腸九折坂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薛公期比部歸絳州展墓
- 春風百花發,露挽九原歸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觀文丁右丞挽辭二首
- 曷不告帝且輟泣,九谷正熟容其收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秋雨篇
- 至今孤亭間,獨有九日章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紫微亭
- 傳至我朝一鼓亡,九鼓缺剝文失行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雷逸老以仿石鼓文見遺因呈祭酒吳公
- 曾聞南面樂,寧有九原愁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水次髑髏
- 循環念歸期,月已九弦晦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王安之太博歸西京
- 昭亭潭上水,下與九江通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與潯陽舍弟別
- 山夔一足走,妖鳥九頭鳴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淮陰
- 梁雖千里近,楚隔九江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人入都下
- 鳳閣十年筆,烏紗九陌塵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病中書事上集賢錢侍郎
- 垂行三入命,遽逼九原期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司空相公挽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