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6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進退抽添須九轉,浮沉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南鄉(xiāng)子·識得水中金
- 水擊三千里,九萬鵬程,化成元是冥鯤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促拍滿路花
- 從今看,會唐九老,它日云臺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慶清朝·點檢堯階
- 蓂飛十莢,覺九分秋色,六分將極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百字歌/自度曲
- 上蕭臺、遙瞻九天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金殿樂慢
- 操的是、鶴鳴九皋,水色清,山色近,迥然閑自樂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失調(diào)名 自樂 疑此首為曲調(diào)
- 風聲鶴唳傳九皋,何用寶刀稱孟勞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吳仲庶殿院寄示與呂沖之馬仲涂唱和詩六篇邀
- 百鏈飽於鍛,九層誰起臺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袁大監(jiān)挽詞三首
- 結山當衢面九門,華燈滿國月半昏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宋中道元夕二首
- 江南風土暖,九月見梅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九月見梅花
- 八月禾已獲,九月黍已舂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蘇公佐屯田知單州
- 獨蠒絲為弦,九竅珥為珍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普上人古琴見贈
- 春云收暮城,九陌灑然清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和景彝元夕雨晴
- 長安新雨後,九陌少行人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讀司馬季主傳贈何山人
- 已知清音通九霄,定應悔說蘄州竹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江口遇劉糾曹赴鄂州寄張大卿
- 一芥祿未及,九泉無復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傷何皆秀才
- 百蟲為爾食,九腹常苦饑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詠蜘蛛
- 像塑神母乳九子,抱攜撫玩皆可憐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師厚歸南陽會天大風遂宿高陽山寺明日同至
- 千門方禁火,九野自生煙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再至洛中寒食
- 東樓嘗共望,九陌聽爭先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上元夕有懷韓子華閣老
- 群雄自苦戰(zhàn),九錫邀平亂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晚泊觀斗雞
- 揶揄應有鬼,九俟豈無人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病中書事上集賢錢侍郎
- 早有虛名達九重,宦途流落漸龍鍾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闕下言懷上執(zhí)政
- 有客遺竹杖,九節(jié)共一枝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送筇杖與劉湛然道士
- 太歲在辛卯,九月萬木落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酬種放徵君一百韻
- 三春景欲盡,九曲波始平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揚州寒食贈屯田張員外成均吳博士同年殿省柳
- 投吊焚此詩,九原應有物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五哀詩故國子博士部公
- 皇家平金陵,九江聚遺孽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金吾
- 因?qū)⑾燃M九重,高步金臺曳珠履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還揚州許書記家集
- 廣陵郡大古九州,記室官清外三字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還揚州許書記家集
- 兩制列門生,九原應自許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五哀詩故尚書兵部侍郎瑯琊王公
- 兩京皆覆沒,九廟咸傾欹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觀棋大吟
- 酒放半醺重九后,此時情味更無窮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天津感事二十六首
- 七社民俱死,九泉神不寧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聞少華崩
- 若俟靈丹須九轉,必求朱項更千年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擊壤吟
- 一十月二萬,九千馀六百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皇極經(jīng)世一元吟
- 冠蓋紛紛塞九衢,聲名相軋在前呼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依韻和君實端明洛濱獨步
- 許大秦皇定九州,九州才定卻歸劉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別寄一首
- 歸來瑞光凌九霄,叔氏喜亦迎眉鬢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王氏螟羅氏子
- 新酒乍逢重九日,好花初接小春天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重陽前一日作
- 自古齊山重九勝,登臨夢想依依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臨江仙·自古齊山重九勝
- 春恨十常八九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水龍吟 次歆林圣予惜春
- 車聲出鼎細九盤,如此佳句誰能似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魯直復以詩送茶云愿君飲此勿飲酒次韻
- 姚虞班器奔九區(qū),涂山合瑞群辟趨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賈碩秀才得兩圭有邸
- 昔時桐溪漢九卿,家在淮南天一柱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句
- 委委曲曲山九鎖,巍巍堂堂天一柱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洞霄宮
- 至寶何年伏九淵,飛空散作玉聲琤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次韻重令升四詠·玉泉
- 昔時桐鄉(xiāng)漢九卿,家在淮南天一柱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簡宗人利賓
- 夢謁西華到九天,真人授我指玄篇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絕句六十四首
- 老氣崢嶸蓋九州,治聲騰涌逐雙流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上趙使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