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6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用拂腥膻和九榖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梁三朝雅樂歌 需雅 三
- 萬事于人身,九州一浮埃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奉和滁州九詠九首·游瑯琊山
- 使傳東馳下九天,此邦曾屈試鳴弦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韓玉汝使兩浙
- 窟穴呦呦哭九子,帳前活送雙青猱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一鶚
- 勢疑空山竭九澤,殺氣已應太白高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一鶚
- 春色一壺丹九轉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漁家傲·鑒水稽山塵不染
- 鶻翅崩騰來九宵,兔命迫窄無所逃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窮兔謠二首
- 行游宜結轡,九陌未多塵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道粹春寒趨館馬上口占
- 自非奉朝請,九衢未嘗識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同君倚過圣俞
- 鳳口除書下九閽,簪紳拭目仰殊恩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奉和始平公喜聞昌言修注
- 詔書朝下遍九州,岳瀆百神俱禱求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王君貺宣徽垂示嵩山祈雪詩十章合為一篇以酬
- 八月繁云連九月,兩回三五晦漫漫。 -- 出自唐·徐凝·八月九月望夕雨
- 筆底銀河落九天,何曾憔悴飯山前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論詩三十首
- 火迸金星上九天,十二官街煙烘烔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秦婦吟
- 四民皆組綬,九土墮耕桑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
- 齊心藕意,下九同嬉戲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清平樂·齊心藕意
- 忽爾金丹成九轉,十月胎團人不問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純陽會
- 三旬窮七返,九轉出泥丸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金液大還丹
- 八桂招六逸,九疑衣兩娥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旴江舟中聯句
- 君不見武夷九曲溪之東,三峰號為玉女峰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丫頭巖
- 曾見先生在九華,朝餐玉乳著瓊花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危法師
- 醉中幾番重九,今度芳尊孤負。 -- 出自宋·蔣捷·喜遷鶯·風濤如此
- 瞿塘噴浪翻九淵,倒瀉流泉喧木抄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蜀國弦
- 兩宮千里恨,九子一身孤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錢塘懷古得吳字
- 長歌飄揚徹九天,短歌嗚咽入九泉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長歌續短歌
- 祝融上訴開九扉,帝命養之青鎖闈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雪鶴篇贈詹同文
- 上窮列缺旁九圍,卻過度朔山中歸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道士周玄初鶴林行
- 瞿塘噴浪翻九淵,倒瀉流泉喧木杪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蜀國弦(七首)
- 長江畫天塹,九廟扇灰灺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詠史(二十一首)
- 二儀煙霧交,九澤風云連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旅興(四十首)
- 翔鹍摶扶搖,九萬一奮翅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旅興(四十首)
- 海涯上皎潔,九門更清幽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海昌望月
- 一旦黃龍下九天,騎龍枿枿升紫煙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飛龍引
- 帝燭熒煌下九天,蓬萊宮曉玉爐煙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朝元引四首
- 否極生大賢,九元降靈氣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贈江西周大夫(一作贈周太史)
- 百越去魂斷,九疑望心死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自洪府舟行直書其事
- 去路迢迢隔九門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南鄉子·淚眼轉天昏
- 百氏若珠貫,九流皆翚分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伏蒙十七叔寄示喜慶感懷三十韻因獻之
- 三尸既伏竄,九藏乃和平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與道者同守庚申
- 離騷既日月,九辯即列宿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讀襄陽耆舊傳,因作詩五百言寄皮襲美
- --皮日休無言九陔遠,瞬息馳應遍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開元寺樓看雨聯句
- 大小三峰次九華,靈蹤今盡屬何家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寄茅山何威儀二首
- 萬古齊州煙九點,五更滄海日三竿。 -- 出自元·張養浩·登泰山
- 一乘從此授,九轉兼是給。 -- 出自唐·王灣·奉使登終南山
- 第二百三十九卷 -- 出自唐·錢起·和范郎中宿直中書,曉玩清池,贈南省同僚兩
- 一官叨下秩,九棘謝知音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赴章陵酬李卿贈別
- 三湘遷客去,九陌故人游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登秦嶺
- 盤松國清道,九里天莫睹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游天臺山
- 況又今年九九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西江月·劇飲猶能鯨吸
- 王母襟期醉九霞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減字木蘭花·祥呈香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