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6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韶陽號善地,九齡亦稱賢。 -- 出自宋·呂祖儉·道上有感
- 一家唯四壁,九族自三春。 -- 出自宋·呂祖謙·趙路分挽章二首
- 騷人故悲秋,九辨播三楚。 -- 出自宋·呂祖謙·送宋子華通判長沙
- 版輿有親余九十,東南之美供甘柔。 -- 出自宋·呂祖謙·送喻叔奇通判會稽
- 虎豹摩牙闖九關,人心節義不逾閑。 -- 出自宋·羅疸·挽胡季昭用王盧溪韻
- 山空水自流,九天煩紫詔,借我此中游。 -- 出自宋·馬合麻·題武夷
- 人道青溪有九曲,如今一曲僅能存。 -- 出自宋·馬之純·青溪二首
- 欲知天意近,九月似春溫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代張京尹賀皇太子生辰三首
- 自言新年年九十,舊使姓名多記憶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送趙使君老父吟
- 太守興賢隘九州,勸為之駕盛炎劉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慶元戊午臨江勸駕多士凡由進士科進者皆預焉
- 洞霄古真境,九鎖開其先。 -- 出自宋·樸子文·大滌洞天留題
- 學行文章徹九重,故旌閭里振頹風。 -- 出自宋·錢可則·招賢里
- 道眼昭昭洞九流,此心天地一虛舟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盧灘雜興五首
- 疑是乘風到九天,不知身在此山巔。 -- 出自宋·喬行簡·游三岳山
- 當時神禹別九州,彭蠡之澤居上流。 -- 出自宋·饒魯·春水番湖
- 萬舞列帝所,九韶奏虞庭。 -- 出自宋·任希夷·游水樂洞詩
- 青山倚天分九峰,或踞虎豹蟠蛟龍。 -- 出自宋·沈中行·游九鎖
- 平生足跡遍九州,知子筆端回萬牛。 -- 出自宋·史伯強·送歙硯與裴唐卿
- 一身扶國是,九鼎重吾盟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魏南夫丞相挽詩二首
- 人言夫子身九尺,我謂椽筆聊相當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送樓尚書
- 奇峰聳天柱,九鎖巖谷幽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濟·游洞霄
- 蓬萊隔弱水,九轉即可求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濟·游洞霄
- 畝之地,三蛇九鼠。 -- 出自宋·釋德光·頌古十三首
- 不信但看八九月,紛紛黃葉滿山川。 -- 出自宋·釋法泉·偈七首
- 三腳蝦蟆透九垓,笑倒嵩山破灶墮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偈頌九十三首
- 初三十一,中九下七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性·偈頌一百零一首
- 初三十一,中九下七。 -- 出自宋·釋可湘·偈頌一百零九首
- 人道一宵生九葉,不知誰數得分明。 -- 出自宋·釋可齋·萍
- 長撲梵志註九經,瞎眼波斯書八卦。 -- 出自宋·釋妙倫·偈頌二十二首
- 一字入以門,九牛曳不出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巖·偈頌二十五首
- 儻或躊躇,二九十八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巖·偈頌二十五首
- 天關耽耽守九虎,一節臨遣復不與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送傅左司赴袁州
- 崢嶸老氣橫九州,直前莫作分外膚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送傅左司赴袁州
- 堪笑高麗四九僧,面門搭了冬瓜印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四首
- 娥英吊舜於九疑,泣淚如雨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題秋堂四蘭
- 萬象融一奩,九色猶未多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次野云南和尚雪竇錦鏡韻
- 黃鐘才起時,九數從頭數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禮·偈二首
- 一心無彼此,九品自高低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懷安養
- 武夷循窈窱,九曲愛回漩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閒居多暇追敘舊游成一百十韻
- 山深寒易得,九月已蕭然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山深
- 一天回暖氣,九陌動游塵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初春賡李筼房韻
- 寄之以數,六九五十三。 -- 出自宋·釋文準·自贊三首
- 然燈之后,九九八十一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偈頌一百五十首
- 常思達磨老,九年守少林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偈頌三十首
- 往日奸文須九錫,今朝片瓦尚千金。 -- 出自宋·釋永頤·友人銅雀臺硯
- 擊竹有時談九命,無錢踏雪走千墟。 -- 出自宋·釋永頤·贈術者王髯
- 為甚麼如此,九九八十一。 -- 出自宋·釋圓日·偈頌二首
- 碧眼胡僧坐九年,心膽渾如生鐵鑄。 -- 出自宋·釋云岫·偈頌二十三首
- 云夢之量,八九之吞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我初浮舟濟九江,幽尋蘭若山蒼龍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資圣庵欲過圓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