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6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夫喚三郎妻九姐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漁家傲 贈寧生
- 真無妄,汞成九轉,直赴大羅宮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滿庭芳 丹陽升霞作黃?,醮罷憶師,遂作
- 上下循環通九九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行香子·做修行
- 桂樹香傳十九,致余極味先嘗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木蘭花慢 中秋
- 點破清虛上九霄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減字木蘭花·深根固蒂
- 寶適祥云乘九變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益壽美金花
- 算從前、四十九年非,如回首。 -- 出自元·魏初·滿江紅 寄何侍御
- 西嚴詞六十九首,間以四庫珍本西嚴集校訂 -- 出自元·張之翰·賀新郎 余家古瓶臘梅忽開,清香可愛,質之
- 洞霄詩集卷九。 -- 出自元·陳思濟·木蘭花慢 右與宣慰趙中順讞浙西之余杭,相
- 猶酌檐花向九疑者,先公分教春陵時將之官也。 -- 出自元·歐陽龍生·沁園春 玄旦日先君冀郡公作此示勉敬跋于后
- 一月有二十九日醉也,同舟因語及此,吾二人抵掌大笑,就口占江城子一江云漠漠水潺潺。 -- 出自元·袁易·江城子 余與勉夫應酬,人事之余,頗浮沉於
- 枝派后分十九,住丹臺、姓字名播。 -- 出自元·宋德方·雨霖鈴 同前案此首未注名,但其前一首則注
- 婺源兵敗誓九死,延喘從客仍把筆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石齊逸詩遺墨冊閩人林研忱乞題
- 吾黨誰與歸,九原起活國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雪中訪半山寺
- 刮磨發光精,九州島可照爚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送劉幼云
- 嶄嶄邛崍坂,九折無險峨。 -- 出自元·胡天游·烈女李三行
- 禁城緣嶺連九天,一片笙歌如鼎沸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華清宮詞
- 明日正逢重九日,未忍與君張祖席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贈別瑯邪評事兼寄兩制舊交
- 鐵騎千群下九江,將軍才氣古無雙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過楊右丞墓
- 吾道終當行九域,②慷慨以身相許。 -- 出自近代·熊亨瀚·觀濤
- 門外冬青八九株,去去株間各丈余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試黜題盧子俞所居
- 黃屋遠萬里,九重高廖廓。 -- 出自宋·張詠·悼蜀四十韻
- 元元無菜色,九載尚熙熙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赴郡之初尋屬愆亢有議舉舊典取湫水徵巫覡以
- 路寢崔嵬敞九筵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次韻和石學士見寄十首
- 一笑偶為樂,九層遂成基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寄題職方周員外廬山笑臺
- 一朝泣風樹,九死存馀焄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余臥病畿邑御史王君假守潭楚道出于舍下特見
- 平地水行疾,九州如咫尺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河決
- 鯀用汩彝倫,九載無成績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河決
- 洛中得龜書,九疇文甲坼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河決
- 百川各復道,九河皆開辟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河決
- 六經探精微,九流得指要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送李生謁張侯
- 元祐真人第九春,玉顏驚喜識荊人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淳熙乙未登科是夏再中教官得綠紹興府教授秋
- 四聲哦激烈,九折訴嵌{嵌甘換奇}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答潘監稅勉其小忍
- 誰能用師說,九守立堅戌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當陽沈知縣送行
- 千林訪國材,九澤具舟櫓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和總領陳大卿告老二十韻
- 一年好處詠九日,四海幾人雕寸腸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承甫兄重陽
- 蛇制電光開九闔,龍呼云氣出重陰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范安撫喜雨詩
- 天上歸來睡九春,一封黃牒拜除新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用韻寄四川總領陳郎中
- 若到江濱逢九肋,為言稀有是輕生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再送陳沅江
- 我昔騎鯨游九州,上扣天關望冕旒。 -- 出自宋·潘大臨·贈張圣言畫柯山圖
- 堂堂外王父,九牧稱無盡。 -- 出自宋·宗澤·渭南道中逢二蜀兵出印本手詔司馬溫公范文
- 莽莽暄風吹九州,春來何處不消憂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春詞二首
- 少年意氣隘九州,遠別不為兒女愁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贈趙公旦
- 一別遽千古,九衢空萬人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鄒德久挽詞二首
- 萬里難為贈,九回空繞腸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忽見早梅
- 日望鋒車歌九罭,時韜組甲詠車攻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壽王蘇州
- 翩然問知津,九仙入風柁。 -- 出自宋·朱槔·葵道人之三山
- 逃禪英骨閟九原,褚郎有神呼得起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題和山推蓬看梅
- 緩轡徐行逢九軌,可堪倏忽九原悲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挽劉端木司戶
- 秦關將種身九尺,須繞茶煙閒虎戟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同魏茂先潘茂洪泛湖終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