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6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虎豹嗔人上九關,不妨拄笏看云山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謝安國韻
- 三條遵廣達,九軌尚安貞。 -- 出自唐·封孟紳·賦得行不由徑
- 前年別時秋九月,白露吹霜金吹烈。 -- 出自唐·李渤·喜弟淑再至為長歌
- 共出丘門歲九霜,相逢凄愴對離觴。 -- 出自唐·陸暢·陜州逢竇鞏同宿,寄江陵韋協律
- 千門歌吹動,九陌綺羅游。 -- 出自唐·封敖·春色滿皇州
- 墜地便能語,九歲多須眉。 -- 出自唐·郭周藩·譚子池
- 七珍飛滿座,九液酌如泉。 -- 出自唐·柳泌·玉清行
- 千年清德水,九折滿榮光。 -- 出自唐·段成式·河出榮光
- 子明龍駕騰九垓,陵陽相對空崔嵬。 -- 出自唐·霍總·郡樓望九華歌
- 長安一花開,九陌馬蹄疾。 -- 出自唐·邵謁·輕薄行
- 恃此偷佳賞,九衢蜩未鳴。 -- 出自唐·林寬·朱坡
- 共愛初平住九霞,焚香不出閉金華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小游仙詩九十八首
- 志定功成飛九關,逍遙長揖辭人寰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升天行
- 化羽嘗聞赴九天,只疑塵世是虛傳。 -- 出自唐·羅虬·比紅兒詩(并序)
- 青青澤中蒲,九夏氣凄寒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六月十三日上陳微博士
- 秘祝齋心開九轉,侍臣回首聽三呼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蒙穀山
- 御目四篇酬九百,敢從燈下略躊躇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御試二首
- 萬里無云鏡九州,最團圓夜是中秋。 -- 出自唐·殷文圭·八月十五夜
- 舜軌堯文混九垓,明堂宏構集良材。 -- 出自唐·殷文圭·題胡州太學丘光庭博士幽居
- 雁塔攙空映九衢,每看華宇每踟躕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塔院小屋四壁皆是卿相題名因成四韻
- 六馬不能馭,九皋欲何托。 -- 出自唐·蘇拯·經鶴臺
- 蕃漢戈矛遍九垓,兩京簪紱走黃埃。 -- 出自唐·周曇·晉門懷帝
- 一面雨初歇,九峰云正開。 -- 出自·李中·舟中望九華山
- 西塞山高截九垓,讖謠終日自相催。 -- 出自唐·孫元晏·吳·武昌
- 兩廊諸岳色,九里亂松聲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題國清寺
- 千山非故國,九日莫登高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送周洞之蜀
- 雙流湓隱隱,九派棹憧憧。 -- 出自唐·無可·寄題廬山二林寺
- 萬方瞻圣日,九土仰清光。 -- 出自唐·廣宣·早秋降誕日獻壽二首應制
- 眾岳雄分野,九華鎮南朝。 -- 出自唐·神穎·和王季文題九華山
- 東海日未出,九衢人已行。 -- 出自唐·修睦·題僧夢微房
- 幽薊煙塵別九重,貴妃湯殿罷歌鐘。 -- 出自唐·嵩岳諸仙·嫁女詩
- 渺渺煙波接九疑,幾人經此泣江蘺。 -- 出自唐·水神·霅溪夜宴詩(湘江神歌)
- 萬里同心別九重,定知涉歷此相逢。 -- 出自唐·湘妃廟·與崔渥冥會雜詩
- 國門之西八九鎮,高城深壘閉閑卒。 -- 出自唐·劉景復·夢為吳泰伯作勝兒歌
- 龍潭應下瞰,九曲當駭容。 -- 出自唐·尉遲汾·府尹王侍郎準制拜岳,因狀嵩高靈勝,寄呈三
- 待他年,鳳詔九重重下,為蒼生起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水龍吟·歷觀今古名臣
- 想四方地遠,九重心切,都要見、閭閻事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水龍吟 趙伯寧中丞代祀淮浙,過維揚徵賦
- 悵芒煙衰草,九原難作,空目斷、丘陵樹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水龍吟 題賈氏白云樓,次牧庵韻
- 歸來好,扶搖九萬,水擊三千。 -- 出自元·宋*·綠頭鴨 送張仲容過維揚,復之錢結婚,正月
- 乙巳九日,在九山之東泗水上,酒蘭散步,夕陽依依,風在望,興懷往事,不能無述,未知明年又在何處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摸魚子 甲辰季秋,與夏頤貞同在吳門,屢有
- 群虜在吾目,九地攢吾肝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古從軍行(七首)
- 運就三三九九天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減字木蘭花 右九日九陽而還元 以上會真集
- 肯放妖狐搖九尾? -- 出自元·凌云翰·題鐘馗圖
- 頭角崢嶸接九皋。 -- 出自元·覺達·鷓鴣天 贊舉公 泰山志卷十八,載長清縣靈嚴
- 正大三年重九日承務郎主簿幕藺記。 -- 出自元·仆散汝弼·風流子 金石萃編卷一百五十八載溫泉風流子
- 慧我同為出九蓮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南鄉子 詠別道友(原調誤作武陵春,茲據律
- 時分惜黃花,九日同天意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惜黃花 重九日
- 九鞠黃河分九轉,洪波大浪清凈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黃河清 按一百八數
- 九曲黃河分九轉,洪波大浪清凈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黃河清 按一百八數
- 還知否,上人九竅,下沒膏盲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滿庭芳 劉公索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