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6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幾度看菖蒲九節花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沁園春·梅笑東風
- 蒼生照共仰,九土光咸晞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日食罪言
- 俊才有如此,九萬飛鵬程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贈霆伯侄
- 去年六月初九日,天地光明一佛出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龍道者生日就狀元局中置酒寄以詩
- 今年六月初九日,慈恩名標千佛一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龍道者生日就狀元局中置酒寄以詩
- 公還為雨澤九州,多為高安添滴雨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送陳糾任滿歸
- 萬里有歸日,九泉無見時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哭墓
- 宮黍不知哀九廟,廷麻猶聽拜三師。 -- 出自宋·馬廷鸞·五月二十夜記夢
- 昭質誓不污,九死志靡徵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擬古五首
- 漱石清溪歌九曲,飽飯黃精羹杞菊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贈秋蓬王相士
- 作易為憂患,九卦首履謙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和耜巖贊易傳來韻
- 一分布阡陌,九分奠山川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送淳安括田省委買都事
- 守臺舊卒年九十,頤隱于臍肩過頭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登秦郵文游亭天壁亭長歌
- 茲行類南鵬,九萬始一息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和徐中丞容齋舊泰山一百四韻贄見
- 大地山河合九州,秋風吹起故鄉愁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和趙若倫舊題多景樓
- 神姒鑿窟逾九載,到今三千七百年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黃池大水歌
- 簡寂耿我夢,九疊迂我腸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白水巖
- 憶公淚懸河,九地無處瀉。 -- 出自宋·鄧剡·挽文文山
- 氣概堂堂壓九州,誰知零落此荒丘。 -- 出自宋·趙文·正月十四日大雪上信國公冢
- 斂秋思、愁腸九結,擁翠袖、應費剪裁工。 -- 出自宋·梁棟·一萼紅·怨東風
- 南窗粲粲八九株,淡白深黃顏色別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菊
- 佳節已逢重九日,東籬未見兩三花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九日次程公明韻
- 平生志氣隘九州,直欲濯足萬里流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和李致遠秀才
- 憶得甲辰重九日,宣和遺恨幾番秋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讀陳去非九日詩
- 回首池陽山,九朵金芙蓉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返察磯回望九華
- 秋林不可寄,九月已寒風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江墅秋晚
- 一源肇南來,九曲清日泚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上嚴廉訪十首
- 想當夜半歸,九鎖一時掣。 -- 出自宋·王易簡·九鎖山十詠
- 獨聽松風度九夏,兩發無情生二毛。 -- 出自宋·徐瑞·余與仲退讀書山間壬至子無一日相拾已丑仲退
- 雖只是、鵬搏九萬,天池春碧。 -- 出自宋·劉將孫·滿江紅·南浦綠波
- 七個明朝方九日,年年稅在今朝。 -- 出自宋·彭子翔·臨江仙·佛說波斯王此歲
- 乾馬屢來游九地,坤牛時駕出三天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齋戒興功成九轉,定應入口鬼神驚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三天應有路,九地終無厄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又記
- 靈丹產太虛,九轉入重爐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五言
- 比見至人論九鼎,欲窮大藥訪三清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獻鄭思遠施真人二仙
- 黃鐘數,從新九九,巧歷演長年。 -- 出自宋·王子容·滿庭芳·蓬海移春
- 中秋月到備,九日鞠上帽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書后村詩卷
- 明日采風聞九陛,身曳錦袍長到地,此時南豐大吐氣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曾希曾見示近作賦此贈之
- 蓋世功名夸九牧。 -- 出自宋·史佐堯·蘇幕遮·柳垂金
- 已把長江成九醞,請將太白浮公。 -- 出自宋·王阜民·臨江仙·家法從來師靜治
- 百城煩鞅掌,九仞喜嶇嶔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甫構西亭偶題因呈監軍及幕中諸公
- 三刀君入夢,九折我回輈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酬李十一尚書西亭暇日書懷見寄十二韻之作
- 午夜更漏里,九重霄漢間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山中月夜寄朱張二舍人
- 三伏草木變,九城車馬煩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夏日陪馮許二侍郎與嚴秘書游昊天觀覽舊題,
- 千門尚煙火,九陌無塵土。 -- 出自唐·李正封·洛陽清明日雨霽
- 二湖豁南浸,九派駛東流。 -- 出自唐·呂溫·岳陽懷古
- 兩楹凄已合,九仞杳難分。 -- 出自唐·王起·貢舉人謁先師聞雅樂
- 朔方天子扶九廟,京師父老迎千麾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地浯溪讀中興碑
- 云路鵷鴻度九關,誰知霧豹隱南山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再用前韻答繼周丈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