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6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閩浙風土異,九日未見菊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山居雜詩九十首
- 閶闔天門開九重,金莖肅蕭搖霜風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秋風引
- 十洲皆承事,九宇仰裁成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上云樂
- 況復深宮嚴九重,雖有羽翼無由通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又行路難
- 嗣歲龐恩浹九垓,熙熙人物詠春臺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宮詞三十三首
- 頗聞云篆經九試,自應太上傳三寶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寄張達道
- 齊山上穹碧,九華儼珪璋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送子威兄鈐兵池陽
- 大業一崩隕,九廟猶荊榛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隋堤草
- 駕文螭兮翔九天,天路遠兮中道還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澤畔吟
- 客里羈情厭九遷,相逢賴有故人賢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和王有道二首
- 須知天門開九重,布化調無密呼吸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和鄭康道喜雪
- 爽氣深秋徹九霄,憑高眼界迥寥寥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和單令九日二絕
- 方士內丹論九轉,導師平地設三關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自勝業寺過銓德觀
- 修程不自勉,九十半百里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示龍王長老法贊用舊韻先公佳城與寺相直
- 鵬翼垂天終九萬,固應鳧舄未能淹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送黃熙赴韶推
- 平地縱橫十九余,古今爭向此中消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觀棋
- 三持周版籍,九佩漢銅符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挽梁尚書二首
- 應念難逢重九節,要陪痛飲十分杯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用前韻示三七侄
- 星斗潛移下九天,滿城如晝酒如泉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元夕用胡經仲所寄韻呈辛倅及諸僚友
- 一旦成長往,九原誰與歸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挽謝凈安二首
- 籍甚聲華振九州,龍名未許潁川優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代同舍上黃相生辰三首
- 何當卷江海,九萬廣天覆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驟雨
- 一家蠻瘴里,九折夕陽西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叱馭橋
- 忍使王陽行九折,囚山未敢廢南音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送虞樞密還朝
- 湖風吹衣筇九節,瘦如梅花骨欲折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題薛公肅問梅圖
- 藝祖開基登九五,駕馭群雄走龍虎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王鈐轄出示乃祖兩令公畫像求詩為賦七句
- 一朝行業滿,九轉丹砂成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登第后投魏侍郎
- 已約清樽攜九日,要將黃菊薦三賢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文監丞出關子東西湖春游倡和且約為重九之游
- 三月到盤洲,九曲清波聚。 -- 出自宋·洪適·生查子
- 楚客近添蘭九畹,渭川新長竹千尋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遣興
- 三山聊袖手,九折未驚魂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寄送石鈞父二首
- 忠信行蠻貊,九夷圣肯居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送張時擇從楊茂州之招
- 令君臺閣人,九霄帝不隔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以春草碧色分韻送朱師古知雒縣得色字
- 舉頭叫閶闔,九萬風反低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同游公玉伯氏季氏游水陸院濯纓閣以清斯濯纓
- 滄溟稱微溜,九仞亦拳土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予舊服術迂其效棄去比過臨邛蒙李丈分惠并副
- 蘇武爭禁十九秋。 -- 出自宋·太學諸生·南鄉子·洪邁被拘留
- 久合鳴珂上九關,一麾猶許飽看山。 -- 出自宋·吳儆·和呂守環秀堂三首
- 太虛為體隘九州,不須更述逍遙游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晨起信筆
- 淵明頗愛重九名,我亦愛飽重九酒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重九
- 萬里煙瘴息,九農和氣深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立春前有雪
- 袞繡于蕃鎮九仙,香凝森戟靄非煙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陳丞相誕日
- 圣代彌文考九丘,寅威郊見故遲留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擬和御制郊祀詩
- 明日又還重九,黃昏小雨疏風。 -- 出自宋·丘崈·西江月·明日又還重九
- 愿當今、四海九州人,同歡樂。 -- 出自宋·呂勝己·滿江紅·墻下松筠
- 百贖嗟無及,九京誰與居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端明殿學士汪公挽詞
- 街名棋盤路九逵,江號濯錦如汙池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王粹中教授入蜀
- 簫鼓聲中醉九旬,落紅萬點正愁人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謝少微兄惠牡丹
- 吾翁積德厚,九子官其六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元聲弟赴水陽監鎮
- 廣莫乘風隘九州,亂山無數點平疇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南山廣莫軒
- 文章特一技,九鼎重朝廷。 -- 出自宋·舒邦佐·送陳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