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5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疲兵喜離九江城,且報新篁長數莖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分司卒至富池
- 荒山十室九無人,行道三年兩調兵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上張廉訪三首
- 憑高那更,九嶷吹盡云氣。 -- 出自宋·王夢應·念奴嬌·欲霜更雨
- 錢塘門里九曲寺,得似先生一曲多。 -- 出自宋·羅志仁·題汪水云詩十首
- 五洞深沈,九峰回抱,望中云漢相侵。 -- 出自宋·陳若晦·滿庭芳·五洞深沈
- 綠長階蓂九。 -- 出自宋·詠槐·賀新郎·綠長階蓂九
- 黃屋龍旂九仞,蒼石漁絲千尺,誰辱又誰榮。 -- 出自唐·張嗣初·水調歌頭·名節本來重
- 幾欲拿舟九曲,便擬捫參絕頂,直下俯塵寰。 -- 出自宋·覃懷高·水調歌頭·翠蕤插云表
- 九鼎烹煎九轉砂,區分時節更無差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長生術,初九秘潛龍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憶江南·淮南法
- 還丹訣,九九最幽玄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憶江南·淮南法
- 古洞眠來九載,流霞飲幾千杯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六言
- 莫辭沉醉九霞觴。 -- 出自宋·張伯壽·臨江仙·龍首鳳池家鼎貴
- 十里西湖,九霞仙釀,舉勸吾翁,誕辰一醉。 -- 出自宋·陳曄·醉蓬萊·算當年紫府
- 十事相尋九不諧,骨窮更值五行乖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自寬
- 明年八月九月涼,更來樊川享秋光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寄黃秀峰
- 六銖衣降,九轉丹成,五云齊到。 -- 出自宋·希叟·瑞鶴仙·燕堂秋未老
- 福土氓,制九丑。 -- 出自·***·羅池石刻
- 門對長安九衢路,愁心不惜芳菲度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長安敘懷寄崔十五
- 今日煙波九疑去,相逢盡是眼中人。 -- 出自唐·呂溫·江陵酒中留別坐客
- 十日之中九日病,以杖扶行懼顛覆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杜工部有同谷七歌其辭高古難及而音節悲壯可
- 未問仙家九節蒲,且持茗碗對熏爐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用元韻答李郎中
- 墮在黃塵九陌間,羨君小隱住南山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用元韻答銛老
- 三年未到九華山,終日披圖一室間。 -- 出自唐·封敖·題西隱寺
- 五彩含章,九苞合矩。 -- 出自唐·裴潾·前相國贊皇公早葺平泉山居,暫還憩,旋起赴
- 鳳城連夜九門通,帝女皇妃出漢宮。 -- 出自唐·袁不約·長安夜游
- 秋風吹卻九皋禽,一片閑云萬里心。 -- 出自宋·李遠·失鶴
- 關山云盡九秋月,門柳葉凋三徑霜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秋日夜懷
- 樓上坐見九子峰,翠云赤日光溶溶。 -- 出自唐·霍總·郡樓望九華歌
- 九處煙霞九處昏,一回延首一銷魂。 -- 出自唐·汪遵·斑竹祠
- 丈夫十八九,膽氣欺韓彭。 -- 出自唐·邵謁·少年行
- 叔卿遍覽九天春,不見人間故舊人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小游仙詩九十八首
- 記得初傳九轉方,碧云峰下祝虛皇。 -- 出自唐·李昭象·學仙詞寄顧云
- 路入蒼煙九過溪,九穿巖曲到招提。 -- 出自唐·周鏞·諸暨五泄山
- 風傳天上九成樂,月映樓前萬樹燈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和白州錢使君上元夜侍宴
- 圣朝無事九卿閑,藹藹東門彩服還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慎大卿解官侍親
- 幔亭高敞九門前,銀箭遲遲夜漏遷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奉和御制元燈
- 寂寂無聊九夏中,傍檐依壁待清風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中夏晝臥
- 寂寂無憀九夏中,傍簾依壁待清風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中夏晝臥
- 出門爭走九衢塵,總是浮生不了身。 -- 出自唐·蔣吉·題長安僧院
- 洛陽城路九春衢,洛陽城外柳千株。 -- 出自唐·閻德隱·三月歌
- 堪取金爐九還藥,不能隨夢向浮生。 -- 出自唐·吳商浩·北邙山
- 九月蟬稀九日催,年光如逐水聲回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九日幽居書懷
- 天晴九月九,秋思攪騰騰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登高
- 暫收雷電九峰下,且飲溪潭一水間。 -- 出自·應物·龍潭
- 八景靈輿,九華神蓋。 -- 出自唐·張紹·沖佑觀
- 五冠西畔九龍東。 -- 出自元·李齊賢·巫山一段云 北山煙雨
- 仁風遍滿九垓。 -- 出自元·趙孟*·萬年歡 中呂宮元日朝會
- 透三天,滋九鼎,飲瓊酥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水調歌頭·沖和養真命
- 應符數,合九六,契三才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水調歌頭·慧風掃魔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