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4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又那更、九霞隱映,五云斗絕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滿江紅·鈞天高處
- 今朝廿九,明朝初一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鵲橋仙·今朝廿九
- 茅屋八九間,左右瓜芋區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鄭僉判取蘇黃門圖史園囿文章鼓吹之語為韻見
- 寧知天九重,不博月一痕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泊釣臺
- 加我十九年,雪頷埋霜須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古人行
- 欲上排九關,箋此世故忙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八月十四夜對月
- 余波在,九華父老,歌頌播喧闐。 -- 出自宋·畢大節·滿庭芳·井絡儲精
- 秋風離九陌,心事豈云安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杜觀罷舉東游
- 新詩十九首,麗格出青冥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喜覽涇州盧侍御詩卷
- 一年離九陌,壁上掛朝袍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答李頻秀才
- 蟻穿珠九孔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姚源憶故人 贈董先生 拆龍字起
- 六旬有九,才方修補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清心鏡 贈侯明一
- 煉金丹、九轉功成日,重去也,免投胎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清心月
- 待丹成九轉,重陽再會,游蓬萊館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水龍吟·欲修無上菩提
- 念一身九患,天教寂寞,百年孤憤,日就衰殘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沁園春 監察師巨源將辟予為政,因讀嵇康與
- 問鯤鵬九萬,扶搖何力,蝸牛兩角,蠻觸誰強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沁園春 夜夢,就樹摘桃啖之,于中一枚甘苦
- 陽和煦九畹,晴芬溢青蘭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蘭花篇
- 湛恩來九天,憫吾發如銀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送方生還寧海(并序)
- 青蓋巡九州。 -- 出自魏晉·阮瑀·琴歌
- 孔不陋九夷。 -- 出自魏晉·石崇·答曹嘉詩
- 余音非九韶。 -- 出自魏晉·盧諶·重贈劉琨詩
- 浩蕩吞九野,開闔壯士肝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送任師中任清江
- 從者八九人,非鬼非戎蠻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題閻立本畫水官
- 七尺身,九折道,叱馭歸來人未老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九折阪
- 浮生過九十,空界出三千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胡忠安公挽詩(四十韻)
- 今年入九情懷懶。 -- 出自·顧隨·踏莎行·天壓樓低
- 孰是騰九霄,不奮沖天翮。 -- 出自魏晉·慧遠·游廬山
- 明歲澤九州,功成返湫底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秋懷詩五首
- 下視禹九州,有土皆戰場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擬古八首
- 蕙蘭亙九畹,鼻寒不聞馨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感興
- 時臨秋九,不寒不熱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時聞宣九奏,鳳翅手輪抹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青谿有九曲,曲曲見鐘山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青谿泛舟偶訪友人
- 奉常呈九奏,嘉貺動穹旻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淳化中朝會二十三首
- 五齊潔,九牢碩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釋奠武成王樂章·迎俎酌獻
- 君之門九重,舉世莫余知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有客從伯父大夫問說之者伯父報之曰吾侄家中
- 愿乞十九首,降盡河外心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偶見陳誠之一詩不勝欽嘆輒紀贈求其巨篇深愧
- 玉食過九重,恨無土宇版。 -- 出自宋·謝枋得·謝人惠米線
- 年年重九慶,日月奉天長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九日臨渭亭侍宴應制得長字
- 老儒夕九起,蹙蹙瞻四方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雜興
- 原沉向九泉,推死已千年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寒食清明十首
- 未妨扶九節杖,似曾踏八花磚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竹溪再和余亦再作
- 禁中陸九艱危共,殿上朱三苦死嗔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讀金鑾密記
- 菊止香九日,蕕曾臭十年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漳蘭為丁竊貨其半紀實四首
- 未言豐九扈,已覺飽千村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春旱忽兩五絕
- 晚歲歷九州,導從惟一鶴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古意二十韻
- 一槌復九世讎,編書封萬戶侯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留侯一首
- 事十八九不如意,身百千億皆有愁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排閟
- 澗蒲上九節,不受塵土姿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盛夏東軒偶成五首
- 相攜筇九節,徑造茅三間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春初過王仲禮教授小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