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4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朝香徹九天。 -- 出自隋·江總·明慶寺詩
- 精鋼試九火,勞倦容不槁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十一
- 不憂龜九頭,肯畏語一誤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次韻蘇公勸酒與詩
- 闕地起九原,彌天戢一棺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哀若渠
- 子欲居九夷,乘桴浮于海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曲龍山歌
- 皇恩溢九垠,不記屠沽兒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哭從兄萇
- 顥風肅九旻,樓榭注明迥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游矚
- 河圖歷九圣,萬化始有綱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反太玄詩
- 謂門有九關,虎豹代守閽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反騷
- 城頭八九子,月中三幣枝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林鴉
- 靈鳳翔九霄,不顧蒿下禽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感春十三首
- 微陰兆九地,萬木方滋榮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感遇二十五首
- 元子墮九幽,遺臭萬世傳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寓陳雜詩十首
- 微陽動九地,光彩變新枝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次韻淵明飲酒詩:
- 匡廬奠九江,苗裔遍南服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道士磯
- 深根通九地,變化有微測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堂下幽草
- 寧須薦九日,但惜歲云暮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暇日步西園感物輒為詩得七篇·菊叢
- 風埃息九陌,紈綺艷重城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端居二首
- 難涉如九關。 -- 出自魏晉·徐干·答劉楨詩
- 丹唇含九秋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·日出東南隅行
- 風俗尚九日,此情安可忘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九月九日劉十八東堂集
- 吾行遍九州,此風皆已無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系樂府十二首·思太古
- 兵興向九歲,稼穡誰能憂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酬孟武昌苦雪
- 第八十九卷 -- 出自唐·張說·喜度嶺
- 余欲沉九淵,下視萬古根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金山
- 帝居深九閽,有謁未易傍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中秋望月
- 避盜半九圍,兩腳不遺力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晚晴
- 滿月墮九天,紫面光磷磷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陪諸公登南樓啜新茶家弟出建除體詩諸公既和
- 忽逢重九日,無奈菊花枝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九日示大圓洪智
- 匆匆出九衢,僮仆顏色異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杏園即席上同年
- 沉埋若九泉,誰肯開口說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成名后獻恩門
- 春天潤九野。 -- 出自魏晉·陳琳·詩
- 睠言還九派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還渡五洲詩
- 吳師破九龍,秦兵割千里。 -- 出自南北·顏之推·古意
- 第二百九十五卷 -- 出自唐·崔峒·武康郭外望許緯先生山居
- 連拳八九樹,偃蹇二三行。 -- 出自唐·王績·古意六首
- 魚鱗張九拒,鶴翅擁三邊。 -- 出自唐·王績·句
- 何由通九曲,始自鑿三門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三門留題
- 但四海九州,屈指從頭疏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摸魚兒·記玄都
- 姑蘇宮,九層金臺半虛空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姑蘇宮行
- 第九十九卷 -- 出自唐·朱使欣·道峽似巫山
- 何須尋九畹,十步即芬芳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蘭
- 探龍殊九品,剖蚌盡千金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珠
- 潤應逾九里,清必契千齡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河
- 苦嗟十九不稱意,徒自令人顏色老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原甫去年對雪思梅今年對梅思雪
- 大蘇黃九來賦詩,百杯醉倒金釵陣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石屏歌為潘隱父作
- 其下視九州,我行屢秋春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擬古
- 悵焉服九華,覓醒何由成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和陶九日閑居
- 十年猶九品,如我合耕桑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簡趙紫芝
- 忽驚下、九天星斗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賀新郎·極目飆塵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