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4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顧瞻望九州,欲去惑東西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遣懷
- 腥風(fēng)扇九澤,濁霧干太陽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贈周宗道六十四韻
- 五服畫九州,茲惟土中央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煌煌京洛行
- 朱光熭九幽,天氣熇以樹木首咸俯,鳥獸聲盡暗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大熱遣懷
- 風(fēng)塵隘九野,何土為樂國? -- 出自明·劉基·丙申二月別紹興諸公
- 長蛇戴九頭,利吻錯戈戟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詠史(二十一首)
- 功成十九侯,事已非細(xì)故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詠史(二十一首)
- 鴻鵠翔九霄,邈然不可攀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招隱(五首)
- 十羊煩九牧,自古貽笑嗤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感時述事(十首)
- 秦皇縣九宇,三代法乃變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感時述事(十首)
- 圣人別九州,田賦楊為殿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感時述事(十首)
- 夢寐升九崖,杳靄逢元君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夢太白西峰
- 紫鸞八九墮玉笙,金鏡空留照魑魅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飛龍引
- 客中重九共登高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江城子·客中重九共登高
- 龍沙重九會,千騎駐旌旗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奉陪李大夫九日龍沙宴會
- 洪范分九疇,轉(zhuǎn)成天下規(guī)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襲美先輩以龜蒙所獻(xiàn)五百言既蒙見和復(fù)示榮唱
- 鶴前飛九轉(zhuǎn),壺里駐三光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柏崖老人號無名先生,男削發(fā),黃黃冠,自以
- .第二百九十四卷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梁城老人怨(一作陳羽詩)
- 長來逢九日,難與菊花別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九日贈司空文明
- 愁腸方九回,寂寂夜未央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夜雨
- 從教重九過了,政有菊堪餐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水調(diào)歌頭·早是玉堂客
- 都成道,九天之上,塞滿玉皇庭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大道無形
- 嫦娥降九宵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菩薩蠻
- 燈光散、九衢紅霧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夜游宮·是處追尋侶
- 加剛志,九天仙闕,無數(shù)金蓮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沁園春 按原誤作滿庭芳,茲據(jù)律改。
- 簫韶韻,九奏鈞天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萬年歡慢/萬年歡
- 日逢三九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小木蘭花/木蘭花
- 看爾十九年,門閫未嘗履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薛氏婦歸絳州
- 時雪凝九霄,金笳競?cè)B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寶元圣德詩
- 于茲十九載,存沒復(fù)西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濄口得雙鱖魚懷永叔
- 我歸十九年,飲不負(fù)升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三月十四日汝州夢
- 又聞東九蹈水底,騎頸直踞通天犀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酬永叔再示
- 公家八九姝,鬒發(fā)如盤鴉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和酬永叔
- 看看重九各登高,金蕊滿頭無所忌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吳沖卿學(xué)士省中植菊
- 鳳皇生九雛,一卵破易捐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勉裴如晦
- 休同八九子,反哺人誰愛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檣烏
- 假如壽九十,今子已半世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汝州王制待以長篇勸予復(fù)飲酒因謝之
- 出為周九牧,入是漢三公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宋端明知成都
- 靈根采九節(jié),試共野僧求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游隱靜山
- 鼓鼙鳴九域,風(fēng)火集重闉。 -- 出自唐·楊炯·和劉長史答十九兄
- 庾公在九江,締構(gòu)何風(fēng)流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月波樓詠懷
- 簫韶聞九成,丹穴來鏘鏘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聞鴞
- 儀鳳去九夷,神龍入泉室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霪雨中偶書所見
- 四象以九成,遂為三十六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乾坤吟
- 居洛八九載,投心唯二三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閑吟四首
- 宣威十九次高牙,奕葉功臣舊將家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延福坊李太博乞園池詩
- 昔禹別九州,導(dǎo)洛自熊耳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辯熊耳
- 何由同九日,長有白衣人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酒少吟
- 誰知懷九嘆。 -- 出自隋·江總·詒孔中丞奐詩
- 傳觴對九秋。 -- 出自隋·江總·賦得一日成三賦應(yīng)令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