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4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足跡半九州,不憚道里迂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戊辰冬和湯南萬韻
- 山奇號九崇,名與雍州同。 -- 出自宋·范雍·句
- 吾宗凡九人,繼踵升官次。 -- 出自宋·范質·誡兒侄八百字
- 孟堅列九等,三三以相亞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秋晚雜書三十首
- 乾坤用九六,義例析為三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大衍易吟四十首
- 涼風迫九月,暇日上崖巘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秀亭秋懷十五首
- 南州八九月,已涼仍復暄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秀亭秋懷十五首
- 占易用九六,初爻變乾坤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汪以南閒居漫吟十首
- 年皆八九十,至今詩集傳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七十翁吟五言古體十首
- 誰能起九原,共與推千載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為韻賦十首
- 典午起九死,眾鬼宗魔師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覽古五首
- 精言通九譯,博學本三余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譯學靳教授
- 雨遂至九日,得米一斗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續苦雨行二首
- 危陽日九回,山茹且歸采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薄游嘆
- 亦嘗排九閶,稍納小臣諫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登屋東山作
- 伏生年九十,腹貯秦坑書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題張受益會清堂
- 君不見九重一言軒輊易,頭白紛紛無忌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三月二十九夜二更杭火焚花巷壽安坊至四月一
- 臘月廿九日,丁亥之歲除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歲除夜過白土市不宿夜幾失道田家地臥四十韻
- 天子九九八十一萬歲,免使真人白水還飛龍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雞禍詩
- 及茲九九候,清樽暢幽遐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九日分韻得花字
- 臣雖就九死,沒齒無怨言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次韻方泳道見寄
- 一笑震九霄,喚起迷者省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對月簡松廬
- 蕓蕓茁九地,終至碩果堅。 -- 出自宋·葛寅炎·題三易備遺
- 路危行九曲,臺險過三休。 -- 出自宋·何異·大華山
- 十事思九錯,一笑忘百憂。 -- 出自宋·黃常吉·游洞霄
- 九州復九州,廣大莫可該。 -- 出自宋·黃文雷·讀史感興
- 維時秋九月,爽氣橫海涯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文相生日
- 浩蕩游九州,窮奇發清吟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僧靈辯南歸
- 下有十九泉,趾此相仲伯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龍井
- 品第十九泉,遺此良可惜。 -- 出自宋·句龍緯·題惠泉寄知軍郎中
- 山林坐九年,面壁不掛口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送禪客入高峰
- 拳峰凌九仞,勺粒動千鈞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甘羅廟
- 老氣橫九州,胸次何崔嵬。 -- 出自宋·李賈·題式之詩卷后
- 孤臣腸九折,不忍視斯銘。 -- 出自宋·李知退·景靈舊鐘
- 縈回山九鎖,嶄絕石千尋。 -- 出自宋·李知退·洞霄宮二首
- 重爻分九六,曲禮盡三千。 -- 出自宋·林光朝·東宮生日六首·癸巳
- 武公年九十,戒我尚諄諄。 -- 出自宋·林同·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·衛武公
- 空岡蟲九頭,黑身眼四顧。 -- 出自宋·盧方春·窄嶺
- 恨殘春、九十將歸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唐多令 梅隱庵席上,贈歌者
- 首才將九十,及見開皇初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跋徐積壓事所藏實貼
- 宣威十九次高牙,欒葉功臣舊將家。 -- 出自宋·呂公著·延福坊李太博乞園池詩
- 深應盤九地,高不讓群峰。 -- 出自宋·毛維瞻·詩一首
- 戴芙蓉九華之冠,披云錦五色之裳。 -- 出自宋·毛吾竹·鈞天
- 攙槍墮九宵,列缺亂阡陌。 -- 出自宋·木待問·火后寄詮老
- 所期動九天,從此涇渭分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挽張南軒先生八首
- 秋逢重九亦將闌,換得黃花青草顏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次韻徐學正九日
- 武公年九十,猶思慎其儀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勉呂之壽
- 十事有九不如意,百年逾八欲何為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磊落
- 莊生十九言,妙處如筏喻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寓齋
- 斯文在九牧,吾道非天窮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和潘經略廣州峽山五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