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4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先后才九日,相與同氣然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陳君舉舍人東歸
- 有僧幾九齡,自言記當時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劉晉父監岳
- 母年登九十,家居幸康泰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元衛弟赴長亭鹽場
- 入朝八九載,去擁池陽旌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曾無玷寺丞守池陽
- 老氣橫九州,黃鵠摩蒼天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曾吏部壽詩集老杜句
- 鳴鶴略九皋,未羨乘軒寵。 -- 出自宋·張良臣·書情奉寄蔣弋陽公
- 德器重九鼎,材猷冠千英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壽岳陽林倅
- 羊腸困九折,鹽車縶長纓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古意
- 已愆重九約,猶待兩番催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秋晚矣菊猶未開小詩速之
- 待牽重九興,籬下醉徘徊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諸公和詩而菊開主簿沃同年乃有褒拂之語用韻
- 更邀重九菊,醉里墮烏紗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次韻漢老弟對月滿飲
- 重陰潤九野,小雨紛微微。 -- 出自宋·游九言·冬雨不止
- 今年重九日,舟楫次蘭谿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九日
- 朔身謾九尺,何時辭餒寒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東坡在惠州窘于衣食以重九近有樽俎蕭然之嘆
- 節佳重九近,風急授衣初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九月一日晨起風物凄然不勝懷遠之思作五首寄
- 探支重九日,試手菊花斟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九月五日具草酌同彥博審知成父集于普寧山半
- 黃花遂九日,明月負中秋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懷章衢州辛越州
- 如何即九原,我為長太息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贈孫從之
- 山徑八九里,角巾三四人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同俞公擇孝顯王彥擴讜子游白蓮庵飯于東庵而
- 公身為九鼎,國勢屹南山。 -- 出自宋·楊炎正·壽周樞使
- 何當深九仞,更與崇四尺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何倫秀才親霄不能舉冀其親戚故人有知之者
- 天門守九虎,歸臥牛衣間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訪孟守
- 寄言重九日,掃凈玉京臺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龍游道中得家信
- 亟以聞九重,夜半下一紙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古風一篇簡徐德夫提刑
- 練句丹九轉,擒文泉萬斛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諸君和篇摩壘致師不容閉壁再繹前韻
- 蟠根蟄九地,融液如流酥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惠墨
- 一朝聞九關,赍予出周篚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孟童中異科而還來訪余於行都賜第輒贈以詩
- 古意窺九嶷,詞源決三澨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山間錄拙作求教葺芷俚語將命笑擲幸甚
- 平生愛九九,誰謂不可伏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重陽分韻得放字
- 砉然遇九九,黃菊紛闌斑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九日分韻得寒字
- 有時夜九憑泬寥,海牛掛空月為箔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南閣行
- 家聲門九戟,庭秀樹三株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任宜人挽詩
- 蛟龍薄九空,高逝縹縹兮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送范吏部知崇慶分韻得兮字
- 牛刀十九年,猶雇善而藏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送周架閣以浙東提干歸平江
- 君門天九重,赤子命一絲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送秦秘監以顯謨知潼川
- 乃知天九重,不隔香一炷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喜雨上西清崔先生
- 防門獰九虎,利吻噪群鸮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又上座主李左史八十韻
- 排云天九重,抒我危苦詞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和廬陵士尹八俊投贈韻
- 天門兮九重,爛鉤陳兮紫宮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述九頌·侶真
- 閬風觴九醖,膾鯨羞玉麟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初度詣葛仙化奉香火歸邑之明日有馴鹿自中徑
- 龍吟兮九淵,鶴唳兮九天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擬九頌·龍鶴山
- 攀天限九閽,起家先一州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李西清先生創凌霄觀於潼川紅樓之上賦計敬和
- 祝冊頌九重,郊丘以晴禱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良月十六日以祈晴宿齋郊壇寺僧拉登梅巖讀高
- 烽煙昏九土,氛霧塞三精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經進百韻詩
- 正須起九京,相與澆一尊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上高趙宰同叔遺以誠齋集……
- 壯懷凌九疊,浩氣涌百川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春晴將游玉淵踐吳季謙待制馮可久武博山行之
- 符佑戰,九河溢,砥柱植兮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范忠宣南都帖贊
- 案鮭三九漫青韭,斗酒十千無白醪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謝趙季茂海錯二律
- 誰能游九垓以問太虛,其必有以別二子之短長也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薛道祖鵓鴣帖贊
- 掛冠垂九秩,福善見天心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挽平昌戴丞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