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3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忽驚九華峰,高拱立我前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過九華山
- 蕭然九仙人,縹緲凌云煙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過九華山
- 微陽九地來,顛風三日發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冬至雪
- 年年九日憂無菊,今歲床空未有糟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閏八月二十五日菊有黃花園中粲然奪目九日不
- 黃花九月傲清霜,百草滿園無此香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五月園夫獻紅菊二絕句
- 冷然九秋肺腑,應多夢、巖扃冷云空翠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金盞子·卜筑西湖
- 香泥九陌,文梁孤壘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玉京謠·蝶夢迷清曉
- 十家九不爨,升米百馀錢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庚子薦饑
- 七十九歲叟,時吟感寓詩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新歲書懷四首
- 磨取九峰石,刊成德政碑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送季明府赴太平粹
- 凡為九煉山中客,定是群仙數內人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贈洞霄道士
- 何須九折臂,費盡一生心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吾鄉陳萬卿儒者能醫見宜春趙守盛稱其醫藥之
- 窮秋九月荷葉黃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代白纻曲
- 朱城九門門九開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代淮南
- 永離九原親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松柏篇
- 霜寒九十月,蕭颯如枯莎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秋懷 其八
- 一鳴九皋遠,夢澆瓊華寒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琴鶴二詩送賈治安同知 其二
- 八月九月朔風高,更有饑鷹啄人肉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盤車圖
- 莫向九原嗟寂寞,諸郎才俊馬相如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悼王濟川處士
- 不是九州同急難,尼山誰識憮然心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297
- 從此九州不光怪,羽陵夜色春熊熊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71
- 迷藏九曲屬樵耕,野草閑花故有情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揚州敘游
- 昔年九日登臨處,把酒梁王舊吹臺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九日懷京都舊游
- 今年九日登臨處,江上黃華殊未開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九日懷京都舊游
- 家臨九江水,來去九江側。 -- 出自唐·崔顥·長干行
- 家臨九江水,去來九江側。 -- 出自唐·崔顥·雜曲歌辭·長干曲四首
- 五味九變兼六和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梁三朝雅樂歌 需雅 二
- 辟我九重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梁三朝雅樂歌 俊雅 二
- 勢隨九疑高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游鐘山詩應西陽王教
- 徘徊九華殿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八詠詩 登臺望秋月
- 雪縈九折嶝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從軍行
- 發蕚九華隈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芳樹
- 昭播九功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梁大壯大觀舞歌 大觀舞歌
- 雖為九華扇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詠竹火籠詩
- 一沾九霄露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侍游方山應詔詩
- 托意九霄中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游沈道士館詩
- 誰當九原上,郁郁望佳城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冬節后至丞相第詣世子車中作詩
- 方知九垓局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大言應令詩
- 揚斾九河陰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侍宴樂游苑餞呂僧珍應詔詩
- 問十九未諭,其一猶面墻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讀書
- 致官九列齊,此理嗟亦茍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雜詩五首
- 惟應九原上,松檜日蒼蒼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胡太傅挽詞二首
- 君看九州寶,自入朱門來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雜詩四首
- 況當九日近,家釀成已昨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八月二十九日小飲
- 冠劍九重霄漢路,鶯花三月帝王州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集賢殿春燕呈諸同舍
- 今歲九夏旱,赤日萬里灼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追租
- 鵬飛九萬里,松壽一千年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逍遙四章呈欽之堯夫
- 王城九衢臘月尾,風雪數朝窮恣睢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勝之雪霽借馬入局偶書
- 似賽九底、郵他三五二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雨中花令·近鬢彩鈿云雁細
- 三條九陌花時節,萬戶千車看牡丹。 -- 出自唐·徐凝·寄白司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