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3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根蟠九地暖,聲落四壁寒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擬古
- 冥鴻九負九霄志,老驥空懷千里心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偶成簡任肅齋教論
- 凄凄九山塞,冉冉谷水枯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云間有懷
- 秀發九華晴景,摧頹五老蒼顏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石鐘寺
- 吟詠九日菊,沈酣八月酎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和十二兄五首
- 清秋九日至,晚菊兩三開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次二十一兄九日韻
- 襟帶九江山水斷,梯航百粵王相通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送惠純上人游閩
- 昆侖九萬里,瑤池安在哉。 -- 出自明·蔣山卿·雜感(三首)
- 武公九十,懿戒維新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華之高壽魯齋先生七十
- 四門九井雖依舊,二虎雙雞已不來。 -- 出自宋·九泉前賢·句
- 談笑九州復,歡呼兩宮還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退老堂
- 三公九卿唾不取,金印從渠大如斗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次韻端禮謝郭宰載酒相訪之什
- 夕餐九華可無死,卻期老歲於吾子。 -- 出自宋·李燾·擁翠樓
- 茫茫九州間,幾人悲罄室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雜詩
- 浩浩九十州,連檣輸太庾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送章發運楶
- 爛爛九光垂,余輝借草木。 -- 出自宋·李庚·題尤使君郡圃十二詩·霞起堂
- 崇崇九門開,窈窈三館秘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寄祖祕丞
- 宴錫九重恩浩蕩,醉酣三爵坐氤氳。 -- 出自宋·李喬木·平黎錫宴
- 徐登九日山,眼觀天地窄。 -- 出自宋·李倜·次朱文公廓然亭韻
- 三巖九洞絕塵寰,問訊真人得縱觀。 -- 出自宋·李知已·題靈巖洞
- 年年九十日春風,風雨多端復在中。 -- 出自宋·李至·殘春有感
- 柳堤九曲暗青絲,畫戟叢中晝影遲。 -- 出自宋·林光朝·代陳季若上張帥
- 況當九日得陽數,太白之精隨斗魁。 -- 出自宋·林光朝·徐廣文生朝
- 我來九載叨民牧,億萬斯年說太康。 -- 出自宋·林岊·盤石
- 傷心九載績,焦思八年中。 -- 出自宋·林同·圣人之孝十首·禹
- 所以九折阪,囘車不敢馳。 -- 出自宋·林同·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·王陽
- 易有九事未解,禪無一句可疑。 -- 出自宋·林泳·雜述
- 懶向九嶷歧路望,渡頭云雨正霏霏。 -- 出自宋·劉能·句
- 直向九泉尋輩行,肯留百世說艱難。 -- 出自宋·劉應鳳·挽朱梧月
- 春來九雨一日晴,藜杖扶人出戶庭。 -- 出自宋·劉應時·春日即事三首
- 地環九鎖溪為路,殿合諸峰石作屏。 -- 出自宋·劉應子·游九鎖二首
- 太音九奏鳳凰集,真與塵世開盲聾。 -- 出自宋·劉志行·舜洞秋風
- 邈哉九圣意,究此□堂中,□機□嚴□,華□□澗松。 -- 出自宋·劉仲堪·讀易堂
- 峰巒九鎖路縈盤,翠色沾衣作晚寒。 -- 出自宋·龍大淵·游九鎖
- 除音九天下,眾論靡瑕駁。 -- 出自宋·陸九淵·送勾熙載赴浙西鹽
- 羊腸九折路盤嶇,不覺勝身上太虛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大茅峰四絕句
- 誰信九宵風雨外,群仙正賞月華明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王祈伊中秋不見月四首
- 扶搖九萬里,自謂一息到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詠風
- 高眠九思齋,清節故可敬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和陸振之見贈韻
- 當知九州外,生此千人英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送周宣差除陜西廉訪僉事
- 文章九州外,科目萬人頭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察罕布哈教授滿別
- 天上九龍施法水,人間二鼠齒枯藤。 -- 出自宋·呂徽之·詠雪用滕字韻
- 山轉九回藏紫府,澗縈百折走寒泉。 -- 出自宋·呂午·大滌洞留題
- 棲遲九月錦水行,獨過草堂西出城。 -- 出自宋·馬俌·過子美草堂
- 始見九鎖峰,窮眸望不極。 -- 出自宋·馬元演·游洞霄紀實
- 策命九錫文,未到先經營。 -- 出自宋·馬之純·擬峴亭詩
- 帝為九洲十八島,上有五城十二樓。 -- 出自宋·馬之純·善泉池
- 十步九憩息,行行不計程。 -- 出自宋·馬仲珍·游圓通寺
- 重吟九日詩,風節殊未凋。 -- 出自宋·毛幵·月坡亭李耆明見菊
- 門臨九峰列,僧自五天來。 -- 出自宋·梅摯·昭潭十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