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3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露下九皋秋鶴唳,月寒三峽夜猿吟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連伯正見贈
- 空服九華無九醞,帝鄉何似醉為鄉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讀陶集愛其致意于菊者八因作八首·二曰空服
- 豈意九派天,故絮未可匣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虎渡亭觀江浪
- 乙未九月災,天特赦么麼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記火
- 西風九日東籬菊,十月早梅霜霰凝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題暢上人文溪別業詩
- 維茲九江路,巴蜀通大驛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喜雨晴
- 四海九州,以治以平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趙氏鄮山書院詩
- 三人九日俱無酒,一笑千年各有詩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九日無酒
- 春光九十日,半為風雨欺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三月初五日孟君復王元俞治中十人同會分韻得
- 丹砂九轉猶多事,解飲能吟即是仙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三址年重到紫陽觀
- 屼屼九江城,九坡何{左山右產}{左山右產}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會真堂呈景高士
- 閒居九日意何窮,落木長江感舊同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九日即事
- 沈蛟九淵底,翔鳳千仞表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賓旸子鎮草字
- 每逢九日不勝感,垂近七旬無奈窮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九月初五日
- 尚想九關排虎豹,□須七葉珥貂蟬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三蘇先生族譜俊載帥初為其七世孫撰序
- 靈文九霄秘,玄關一時啟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晚登會真道堂望廬山大江作
- 一別九寒暑,乾坤事事新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送鶴田李元暉
- 映徹九泉明一世,清言須讓晉諸人。 -- 出自宋·方蒙仲·和劉后村梅花百詠
- 愿將九曲溪頭水,散作年年百里春。 -- 出自宋·馮端榮·題武夷
- 卻恐九重思治行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無逸用前韻見謝復次韻三首
- 何日九重頒召節,好陪鵷鷺聽鈞天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虞憲按樂致語
- 峨峨九日峰,下有千年木。 -- 出自宋·傅宗教·無名木
- 地環九鎖仙都閟,山倚一峰天柱高。 -- 出自宋·蓋經·游大滌洞天
- 平江九百一斤羊,俸薄如何敢買嘗。 -- 出自宋·高公泗·吳中羊肉價高有感
- 天子九九八十一萬歲,免使真人白水還飛龍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雞禍詩
- 及茲九九候,清樽暢幽遐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九日分韻得花字
- 寂寞九京薶子政,荒涼三徑老淵明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次韻上饒溫淳投贈
- 被以九龍名,流傳自何時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禹柏行
- 爐成九轉藥,階布六符星。 -- 出自宋·葛閎·桐柏崇道觀
- 恩到九原那可答,近來和淚看除書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寄謝周西麓國博
- 懷君九日登臨處,知向何山向道山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九日寄渭南文友
- 中更九師斸,慘于秦火然。 -- 出自宋·葛寅炎·題三易備遺
- 盤礴九云夢,胸次莫與京。 -- 出自宋·鞏豐·哀呂東萊
- 出門九徘徊,三復心遑遑。 -- 出自宋·鞏豐·哀呂東萊
- 二翁九京中,豈不重炯炯。 -- 出自宋·郭波·陸象山先生墓
- 今年九日惡,踆踆走路傍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九日詩
- 曈曨九門辟,紛袍集王庭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送友人赴省
- 舊聞九鎖峰,忽此眼界明。 -- 出自宋·韓松·游洞霄宮
- 苔封九鎖碧瑯玕,中有仙宮玉佩寒。 -- 出自宋·韓松·游洞霄宮
- 修覺九頂見略盡,獨此恨未瞻竄儀。 -- 出自宋·何耕·題龍華佛閣
- 地嚴九鎖紅塵外,天近三關黃道邊。 -- 出自宋·何君式·游天柱宮因留宿觀醮
- 道逢九十老,相對話承平。 -- 出自宋·何天定·散策
- 鵬程九萬遲天寬,剛被西風鎩羽翰。 -- 出自宋·何文季·寄姚達泉
- 一山九頂燈常現,六月三峨雪未消。 -- 出自宋·何熙志·句
- 逍遙九皋鳴聞天,奇蹤只許群仙識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小圃將成
- 重尋九鎖躡丹梯,回首空驚歲月移。 -- 出自宋·胡榘·嘉定二年秋重游洞霄宮
- 青山九鎖洞霄宮,真氣澄鮮瑞霧濃。 -- 出自宋·胡榘·游洞霄宮
- 頗疑九成音,不在二典中。 -- 出自宋·胡升·仙都山
- 恰似九衢三二月,綠羅叢里著朱衣。 -- 出自宋·胡用莊·詠紅蕉
- 欲到九龍巖數里,霈然甘澤副油云。 -- 出自宋·黃朝散·將到巖洞油云忽作驟雨滂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