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3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圣澤九垓普,天文七曜周。 -- 出自唐·楊思玄·奉和別魯王
- 九月九日望遙空,秋水秋天生夕風。 -- 出自唐·邵大震·九日登玄武山旅眺
- 光隨九華出,影共百枝新。 -- 出自唐·韓仲宣·上元夜效小庾體
- 昔聞九代有馀名,今日百獸先來舞。 -- 出自唐·薛曜·舞馬篇
- 瓊章九霄發,錫宴五衢通。 -- 出自唐·王光庭·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
- 既膺九命錫,乃建洪范疇。 -- 出自唐·徐浩·謁禹廟
- 詩家九日憐芳菊,遲客高齋瞰浙江。 -- 出自唐·嚴維·九日登高
- 芳寧九春歇,薰豈十年無。 -- 出自唐·鄭孺華·賦得生芻一束
- 還尋九江去,安肯曳泥途。 -- 出自唐·丁澤·龜負圖(東都試)
- 天賦九華名狀別,岧峣勝概壓諸方。 -- 出自宋·蘇易簡·句
- 臣聞九疇天公書,三十六字先五行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淮揚大水
- 自從九鼎亡,草木亦有幸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老樹
- 我非九方皋,謂有大宛骨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瘦馬
- 高名九鼎重,俊氣一峰寒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寄汪正夫
- 千里九秋傷旅櫬,一門三相起家庭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兩浙轉運使呂少卿挽辭
- 屈指九十期,今已一半過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向負春游辭以風雨開霽既久樂事未果因書百言
- 午夜九霄開寶扇,一聲萬壽徹明河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元夕觀駕御端門詩
- 不見九原骨,貴賤共狐貍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幕中書懷
- 日落九原車馬散,悲風更向白楊多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王廣淵郎中挽詩
- 承祀九卿猶假攝,不應巧宦至通閨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仲春攝太仆卿祭馬祖宿齋城外作
- 誰識九重宵旰意,中天云漢望昭回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和子開從駕朝謁景靈宮二首
- 猶憶九皋聞鶴唳,徒勞雙目送鴻冥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挽歌詞
- 豈如九馬百戰余,高氣硉兀初不除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題賈表之所藏九馬圖
- 疇昔九列干典利,誰言復過流光亭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流光亭
- 每演九後,重從一始。 -- 出自宋·程大昌·萬年歡
- 二十九年三到此,一生知有幾回來。 -- 出自宋·尤袤·青山寺
- 四海九州,茫茫東北,渺渺西南。 -- 出自宋·王質·泛蘭舟·蕭蕭烏帽黃衫
- 迷樓九曲爛如畫,珠簾十里半上鉤。 -- 出自宋·閻蒼舒·贈郡帥郭侯
- 下視九州兮塵泱茫,五岳俎豆兮四溟杯觴。 -- 出自宋·崔敦禮·九序
- 犬吠九關,殺人以憤其精魂些。 -- 出自宋·崔敦禮·太白招魂
- 春從九地回,旋放牙甲活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韻
- 世有九鼎珍,唾去不渠嗅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用才子富文華校讎天祿閣韻贈周教授
- 絕勝九衢塵霧中,金印累累客牢石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張秀才題汪叔量挹秀亭
- 茂先九醖猶須問,自是詩翁石作腸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羊羔酒韻三首
- 取一九不隨,望若終茫然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臧秀才讀蘇集
- 一步九頓仆,陟起正岌頁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過八疊山
- 風色九順逆,左往復右還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過樊村
- 臥沙九助匕不箸,出甑嫩顫如花糕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寄安撫程丈
- 湖蟹九月肥,社酒千室香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送羊侯因簡崔帥一首
- 魚在九淵終玉食,世間濡足羨浮陽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趙通判有詩次韻二首
- 日繞九天樓殿,煙抹四山林薄,塵土市聲前。 -- 出自宋·韓淲·水調歌頭·一枕暑風外
- □到九重城里,才華好覲吾君。 -- 出自宋·韓淲·朝中措·一番風月已平分
- 剛風九萬舞瑤林,甚些少、人間利害。 -- 出自宋·韓淲·鵲橋仙·詩非漫與
- 天關九虎尋無路。 -- 出自宋·韓淲·賀新郎·萬事佯休去
- 芝生九莖,不可以為粳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嘉禾頌七章章四句
- 狐生九尾,不可以為袂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嘉禾頌七章章四句
- 擬將九九節,便作陽月紀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劉園九日燕同寮效陶謝體
- 行穿九地折,怒溢千里奔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游超化寺
- 星分九州野,塊列七雄埸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登嵩頂
- 一十九年閒睡足,欲將春夢入長安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從辟滬南道中曉征三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