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3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龍跳九天門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朝中措·玉霄*榜陋凌云
- 誰喚九原摩詰起,憑畫作,倦游圖。 -- 出自金·段成己·江城子·季春五日有感而作
- 四十九年,強半在天涯。 -- 出自金·段克己·江城子 甲辰晦日立春
- 武陵九曲最清絕,落日采瑽聞棹歌。 -- 出自元·倪瓚·送張煉師游七閩
- 南鄰九十老,帶索如榮期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七哀詩
- 漢家九陛飛秋霜,公卿會立朝明堂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結襪子
- 揮斥九清表,飄然隘中區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小蓬萊詩
- 圖中九馬氣俱王,都護青驄尤第一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題跋月山公九馬圖手卷為任伯溫賦
- 四十九室家,五十二嗣息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簽鏗詞
- 屬車九九和鸞鏘,大駕或駐和林鄉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佛郎國進天馬歌
- 留待九秋清露。 -- 出自元·姚燧·摸魚子 賦玉簪錄呈趙太初兼與時中茂異
- 六十九年余治學,老病宵 -- 出自元·姚燧·浪淘沙 大德丙午端月十四日立春,巧連?
- 余波九里潤猶存。 -- 出自元·姚燧·浪淘沙 為柴氏題
- 當日九畹光風,數莖清露,纖手分花葉。 -- 出自明·陳子龍·念奴嬌 春雪詠蘭
- 十家九家空若焚,筋骨脂膏填赤土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黑雪行苦旱遣悶
- 九月九日金母宴,西池使者迎飛瓊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東海游仙歌簡王學士元馭王中丞元美
- 八月九月原草稀,百鳥高高兔走肥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畫鷹
- 一從九鼎向幽燕,碧壇空鎖琉璃斫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天壇(高皇乘此馬夕月,今誤用之為郊。白雀
- 堂有九十姑,時復羞豚蹄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寄內婉素
- 進逢九阪危,退迫尺棰嗔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出臺復還洪都
- 陂塘九月菰蒲老,菱葉無多荷葉少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題宋周曾秋塘圖(有序)
- 燕臺九日罷登臨,節物蕭條入楚吟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丁丑九日
- 漸侵九夏節,復在三春時。 -- 出自唐·李昂·暮春喜雨詩
- 禮終九獻,樂展四懸。 -- 出自唐·褚亮·宗廟九德之歌辭
- 零落九原去,蹉跎四序催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蜀城哭臺州樂安少府
- 還疑九日豫,更想六年游。 -- 出自唐·李乂·閏九月九日幸總持寺登浮圖應制
- 愿陪九九辰,長奉千千歷。 -- 出自唐·薛稷·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歷字
- 須為九皋鶴,莫上五湖船。 -- 出自唐·裴度·竇七中丞見示初至夏口獻元戎詩,輒戲和之
- 為看九天公主貴,外邊爭學內家裝。 -- 出自唐·王涯·宮詞三十首
- 為愛九天和露滴,萬年枝上最聲多。 -- 出自唐·王涯·宮詞三十首
- 孤坐九層石,遠笑清渭濱。 -- 出自唐·劉駕·釣臺懷古
- 何當九霄客,重疊記無名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酬高輦推官
- 妖殺九原狐兔意,豈知丘隴是英雄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驚秋
- 此時九御導九日,u爭持節幡麾幢旒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月蝕詩
- 顏色九秋天,棱角四面起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哭玉碑子
- 莫合九轉大還丹,莫讀三十六部大洞經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憶金鵝山沈山人二首
- 天門九重高崔嵬,清空鑿出黃金堆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憶金鵝山沈山人二首
- 葉艷九春華,香搖五明扇。 -- 出自唐·喬知之·長信宮中樹
- 窈窕九重閨,寂寞十年啼。 -- 出自唐·喬知之·從軍行(一作秋閨)
- 七盤九折寒崷崪,翻車倒蓋猶堪出。 -- 出自唐·僧齊己·雜曲歌辭·行路難二首
- 十發九縷絲,悠然東周城。 -- 出自唐·劉言史·初下東周贈孟郊
- 君見九龍潭上月,莫辭清夜訪袁安。 -- 出自宋·陳羽·送友人游嵩山
- 晨奔九衢餞,暮始萬里程。 -- 出自唐·姚系·送周愿判官歸嶺南
- 飄飖九霄外,下視望仙宮。 -- 出自唐·韋渠牟·雜歌謠辭·步虛詞
- 風生九秋意,人動五湖心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詩一首
- 爭傳九子粽,皇祚續千春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端午內中帖子詞·皇后閣
- 衣沾九門雨,夢繞故山云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送山人程惟象東歸
- 珍重九霄新賜得,好同仙露蘆朝餐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依韻和蔡相公宣賜
- 拂蜺九旗映,儀鳳八音殊。 -- 出自唐·岑文本·奉和正日臨朝
- 昔從九春徂,方此三秋遇。 -- 出自唐·任希古·和李公七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