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3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故人九寺長,邀我此同歡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夜宴太仆田卿宅
- 河水九盤收數曲,天山千里鎖諸關。 -- 出自唐·白敏中·賀收復秦原諸州詩
- 澆溉九還之數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無夢令·物外洞天金雨
- 來朝九,今日訪龍山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望蓬萊 八日
- 一朝九轉大丹成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巫山一段云·性燭生青焰
- 通真九,通真九,個內下功裁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望蓬萊 繼重陽韻
- 山侗九愿報師恩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十報恩
- 丹成九轉駕云輿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玩丹砂 贈張仙
- 賞玩九還丹,開瓊宴,宜齊整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迎春樂 贈劉先生
- 傳透九宮成至寶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蘇幕遮 贈張善道
- 丹成九轉青童報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神清秀 寄看龐總管園趙公
- 聲透九霄妙處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桃源憶故人 何先生欲游海島,以竹杖贈之
- 更參九箴法,俞穴別膚腠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贈劉俊民先輩
- 十步九還辟,清芬襲肺肝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晚步青溪上
- 時當九月交,涼氣壓離席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送劉贊府之官都昌五十韻
- 蛾峨九天上,虎豹為守閽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雜體(二首)
- 茫茫九州內。 -- 出自魏晉·應璩·百一詩 十五
- 五侯九伯。 -- 出自魏晉·石崇·楚妃嘆
- 高僧九十聲如罄,日飲清泉伴古松。 -- 出自·老舍·清水寺訪大西上人
- 周旋九弦隘八極,此意豈在風塵中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題魯京尹所藏雙鷹圖
- 天開九州,十有二山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長江行
- 陰陽九道錯白黑,烏兔不敢東西奔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風雨嘆(吳江舟中作)
- 南荒九死幸生還,種樹書成手自刪。 -- 出自宋·白珽·題蘇東坡書楚頌并菩薩蠻滿庭芳詞卷后
- 可惜九城落照,被遮一帶遙山。 -- 出自·顧隨·臨江仙·可惜九城落照
- 太公九十乃顯榮兮,誠未遇其匹合。 -- 出自先秦·宋玉·九辯
- 敬從九烈神君訴,游子于今要換衣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歲暮雜感十首
- 仙仗九重圍霧住,宮花一萬鎖煙開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歲暮雜感十首
- 天關九府高無路,莫助椒芹獻小鮮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山中
- 井深九仞已勞功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孟子·井未及泉
- 爭奈九龍規太大,不堪淺薄武皇基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明帝四首
- 一期九十日,鐵壁復鐵壁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八月九月,不寒不熱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年年九日是重陽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看看九萬摶扶搖,垂天之翅摩云霄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鶴唳九霄堪入畫,云平三界化無私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神形九藏通九野,八風中物如戈鋋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贈醫者鄧獻匡
- 成都九軌道,一躍不可追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送鄭季常赴大學正
- 占得九流籍,名為三命家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贈術者朱明遠
- 十期九度自參差,彼此無詞可遂非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中都寄廣東提干彭元忠四首
- 三公九卿百執事,一時幸會俱遐昌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長至壽廣西提刑吳大卿
- 公于九卿蓋其杰,向獨年少今未蒼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長至壽廣西提刑吳大卿
- 詔除九天來,郵傳三日至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瑞芝堂
- 俯視九州,細于一芥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紹興淳熙兩朝內禪頌
- 課效九章三章外,游心千古萬古初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陳刪定日華除廣東憲取告中志深考古之語扁齋
- 天南九萬里,誰得礙鵬翼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送梁藤州廣譽解組還朝兼簡葛子章盧伯真
- 一別九年頭半白,三城重見眼增明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戊戌與彭元忠相別于安城丙午皆為東廣幕屬遂
- 著腳九流外,回頭三畫前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贈日者陸道人
- 帝奠九壥,孰匪我疆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祀岳鎮海瀆四十三首
- 禹盡九州,河內日冀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祀岳鎮海瀆四十三首
- 筆開九筵,維古之倣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親享明堂二十六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