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3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昆侖九萬里,磅礴天地根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遠游十首
- 人行九里松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菩薩蠻·江波何似西湖曲
- 天上九朝鳧冉冉,尊前一笑玉差差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望江南/憶江南
- 似開九丈錦屏風,有若插碧金芙蓉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觀三疊泉
- 可憐九華客,猶是一窮民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寓東陽
- 四十九年蘧伯玉,此生畢竟是邪非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過泰和宮
- 氣焰九霄虹,磊落萬玉貨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俞太古嘗叩閽上書有名天下予甚敬之相會於姑
- 山鎖九層雖陰遠,洞庭五處自相通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洞霄宮
- 漢鑄九金神鼎,隋書小字蓮經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西江月·汗鑄九金神鼎
- 喚起九歌忠憤,拂拭三閭文字,還與日爭光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水調歌頭·濯足夜灘急
- 腸斷九歌長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菩薩蠻·落霞殘照橫西閣
- 長歌九斷腸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菩薩蠻·落霞殘照橫西閣
- 身在九光中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望江南/憶江南
- 柔腸九曲細于絲,萬縷春愁正如織。 -- 出自元·薩都剌·織女圖
- 北望九疑云盡外,重華端拱太微垣。 -- 出自明·解縉·蒼梧即事(三首)
- 青溪九曲白云鄉,溪上行舟款乃長。 -- 出自明·景翩翩·舟發沙溪
- 地下九哥今悔不,六陵花鳥哭冬青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宿朱仙鎮
- 尊浮九醞,禮備三周。 -- 出自唐·武則天·唐享昊天樂·第七
- 回首九仙門,皇家在玉壺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留辭杜員外式方
- 昆侖九層臺,臺上宮城峻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懷仙二首
- 玉樹九重長在夢,云衢一望杳如迷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奉和李觀察登河中白樓
- 天門九重開,終當掉臂人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句
- 柔遠九垠書軌混,凝休千載帝天通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恭謝天地禮成
- 璧散九行頒寵宴,翠緌三接慶昌期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奉祀禮成宴
- 少臯九秋當季月,成湯六禱動靈心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甘雨應祈
- 憐君九品賤,志尚勇不挫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答曼叔見寄
- 卻思九衢上,車馬何區區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答和叔城東尋春
- 端莊九鼎重,勁挺群珪植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遺吳沖卿大饗碑文
- 驅車九衢里,赤日汗兩臉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游福圣院呈審言諸君
- 年年九月西湖,繡船繼日笙簫擁。 -- 出自宋·呂渭老·水龍吟·年年九月西湖
- 君家九歌圖,元是龍眠畫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題侯侶之九歌圖
- 濁世九黃河,太虛一明鏡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和陳七峰七詩韻
- 鳥須九霄鵬,魚必東海鯨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送蒙齋赴召六首
- 泉從九江來,發自廬山趾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餞山泉吳守
- 四十九年蘧伯玉,西湖一陣桂風吹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西湖早秋
- 向來九州內,所在兩腳走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待潮通明詒友朋
- 卻念九霄風味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菊花新·寶鴨溫香
- 勁節九秋干,和氣萬家春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水調歌頭·世不乏季子
- 呵護九關多虎豹,誰道去天一握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酹江月/念奴嬌
- 面壁九年曾悟道,觀棋一局偶成仙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山中
- 開張九虎排云入,約束五龍驅雨來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劉簿禱雨西峰
- 虎窺九關高莫捫,兔禿千毫老無補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十二神體
- 今年九日風光別,不獨黃花更紫花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九日墨紫開
- 何必九畹滋,一枝有余芳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藝蘭
- 十事九休書作崇,百無一有硯生春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歲朝
- 九韶九變五聲里,四方四友一身中。 -- 出自唐·鮑防·元日早朝行
- 年年九陌看春還,舊隱空勞夢寐間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偶題
- 欲與九衢親故別,明朝拄杖始經過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罷武功縣將入城
- 冬冬九陌鼓聲齊,百辟朝天馬亂嘶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寄周十七起居
- 君去九衢須說我,病成疏懶懶趨朝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盛秀才赴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