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3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春當九衢好,天向萬方明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春日奉獻圣壽無疆詞十首
- 鳳沼九重相喜氣,雁行一半入祥煙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賀田仆射子弟榮拜金吾
- 含情九霄際,顧侶五云前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琴曲歌辭·別鶴
- 下結九秋霰,流膏為茯苓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罷秩后入華山采茯苓逢道者
- 朝行九衢不得意,下鞭走馬城西原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輕薄篇
- 終年九陌行,要路跡皆生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延福里秋懷
- 長江九派人歸少,寒嶺千重雁度遲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招隱寺送閻判官還江州
- 長安九城路,戚里五侯家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長安路(一作韓翃詩)
- 黃河九曲今歸漢,塞外縱橫戰血流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雜曲歌辭·涼州詞
- 卻驚九陌輪蹄外,獨有溪煙數十莖。 -- 出自唐·秦韜玉·題竹
- 爐中九轉煉雖成,教主看時亦自驚。 -- 出自唐·秦韜玉·投知己
- 誰傳九光要,幾拜三仙職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游洞庭湖湘
- 十日九自病,偶平還苦吟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偶成
- 安知九列榮,顧是德所累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采選示王圣美葛子明
- 茫茫九泉謂已朽,豈意一旦存形儀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寄題韓丞相定州閱古堂
- 如秋九磨鏡,迫我以丑照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送贈王平甫
- 渾渾九河翻,仡仡百川注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古風
- 仍命九龍狎其游,視龍有角急起羞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龍角砍和崔公度伯易
- 手提九黃鐘,旁取折龠吹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答黃藪富道
- 江分九脈潮常到,岳沓千峰夏亦寒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送陳嘉父為彭澤主簿
- 擲去九節筇,褰裳走林丘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過君山不獲登覽
- 豈知九州內,有山如此奇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正月十二日自房州城遇虜至奔入南山十五日抵
- 建康九醖羙,侑以八品珍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陪諸公登南樓啜新茶家弟出建除體詩諸公既和
- 二十九年知已非,今年依舊壯心違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以事走郊外示友
- 踏破九州無一事,只今分付結跏禪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漫郎
- 公為九州督,我是半途人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再別
- 世路九折多,游子百事丑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將赴陳留寄心老
- 星散九重門,血流十二街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姑蘇臺
- 初開九鼎丹華熟,繼躡五云天路長。 -- 出自唐·杜光庭·題仙居觀
- 經過九龍中。 -- 出自南北·范云·贈沈左衛詩
- 月映九微火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七夕詩
- 催促九秋換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苦熱詩
- 長安九逵上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擬輕薄篇
- 蝮蛇九首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山中楚辭
- 須待九轉成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清思詩
- 輪摧九折路。 -- 出自南北·陰鏗·蜀道難
- 長作九泉悲。 -- 出自南北·陰鏗·和樊晉陵傷妾詩
- 都是九重和暖地,東風先報禁園春。 -- 出自唐·和凝·宮詞百首
- 不為九江浪,徒為汩沒天之涯。 -- 出自唐·劉叉·冰柱
- 窮秋九月西風高,疏林木落聲蕭騷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秋興
- 霜隼九秋氣,風駒千里塵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送徐次山督郵之官
- 位列九天應自致,權除兩地更誰如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喬職方將赴闕詔領河東轉輸再成長句送之
- 年年九日常拚醉,處處登高莫浪愁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鷓鴣天·不惜黃花插滿頭
- 軒然九老,排云一笑,蒼顏相對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水龍吟·五溪深鎖煙霞
- 尚應九里蒙河潤,他日一天今二天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送湯丞相帥會稽
- 誰憐九里松間路,猶有人間市井喧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西湖絕句戲題
- 平生九垓期,洗耳聽天籟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題潘叔玠家達觀亭
- 未能九土霈一雨,尚與千里清炎埃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桐柏觀三井龍潭下為瀑布
- 路轉九曲溪,著足千仞岡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次韻韓子師游三洞過赤松
- 雷出九地底,化為萬鼓鼙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遠游十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