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3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盡道九天麟墜,鏘環(huán)佩、聲裊鳴珂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滿庭芳·臘雪融酥
- 滿酌九霞香醞,壽君兩鬢長春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朝中措·年年重五近佳辰
- 四十九變化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夏日暉上人房別李參軍崇嗣
- 寧知九逝魂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宿空舲峽青樹村浦
- 漫說九瀛垂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之六 鄒衍
- 復集九成臺。 -- 出自南北·謝朓·觀朝雨詩
- 簫韶九奏韻凄鏘,曲度雖高調(diào)不傷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村笛
- 花糕九日,綴蠻王獅子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洞仙歌·花糕九日
- 攜來九子同心粽,蒲酒猶深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采桑子 五月六日
- 行從九曲山頭看,萬壑千巖翠打圍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華陽吟三十首
- 卻將九曲溪中水,洗卻千愁萬恨身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劉心月
- 十日九風雨,一春三別離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送別
- 那堪九霄去,人世無此聲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聞鶴嘆
- 韶光九十去無幾,春雨春煙鎖翠蕪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書懷二首
- 功夫九九數(shù)六六,此是人間安樂仙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述翠虛真人安樂法
- 咀嚼九日,偃仰三云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玉真瑞世頌
- 滿泛九霞觴,與客秋興長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荷風薦涼屷于御風臺者六因賦古
- 我尋九貢誚冥寞,亂云深中涌樓閣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南岳九真歌題壽寧沖和閣
- 亦名九轉(zhuǎn)大還丹,謂之長生不死藥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西林入室歌
- 一夜九天開玉闕,六花萬里散璚英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雪中三首
- 何家九弟兄,黃老一宗祖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懷仙樓歌奉呈鶴林尊友
- 十常九事未如意,一滿三停屬甚科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相士岳鬼眼
- 天垂九馬層云外,人在孤鴻過影中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洞庭
- 歌庸九川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周祀五帝歌 配帝舞
- 無事九轉(zhuǎn)學神仙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燕歌行
- 王城九軌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周祀圜丘歌 皇夏
- 還得九疑賓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周宗廟歌 皇夏
- 閶闔九關(guān)天門開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周五聲調(diào)曲 征調(diào)曲 五
- 明明九族序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周五聲調(diào)曲 宮調(diào)曲 四
- 中天九龍館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道士步虛詞 一
- 春鐘九乳鳴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道士步虛詞 三
- 四十九條非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謹贈司寇淮南公詩
- 東明九芝蓋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道士步虛詞 二
- 危磴九層臺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和從駕登云居寺塔詩
- 搜到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仞幽谷底,捉住兩鬼,眼睛光活如琉璃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二鬼
- 紛紛九衢內(nèi),連袖如長虹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感懷二十四首
- 龍驤九淵外,豈復嘆獲麟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感懷二十四首
- 西風九月粳稻黃,朔雁飛來翼相戛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為丘彥良題牧谿〗和尚千雁圖
- 青泥九折度危峰,翠木千章集遠風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和林彥文劉山驛作詩
- 峨峨九陽門,衛(wèi)以豹與虎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癸巳正月在杭州作(二首)
- 蒼梧九疑高插天,卷而懷之不盈手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為啟初門和尚題山水圖
- 參旗九斿茷纟昆縢,二八青蛾美目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僧道士蔣玉壺長歌
- 天上九關(guān)森虎豹,人間七澤起龍蛇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感興(五首)
- 群行九十其朋徒,噴沫成雨倏欻盲風俱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送姚伯淵之清溪河泊所任
- 忽聽九重仙樂,東風細細度龍樓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秣陵懷古
- 游釣九淵。 -- 出自漢·嵇康·四言詩十一首 其四
- 不覺九秋至,遠向三危零。 -- 出自唐·董思恭·詠露
- 玉霄九重閉,金鎖夜不開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古意三首
- 八月九月蘆花飛,南谿老人重釣歸。 -- 出自唐·張志和·漁父
- 霄漢九重辭鳳闕,云山何處訪桃源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漢宮人入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