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13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薤歌不盡云亡恨,直待碑成慰九原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挽吳君謀少卿二首
- 理官未遣儔三后,拙宦才令至九卿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挽丘大卿二首
- 弘寬斂衽慚三策,桑濮收聲讓九成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讀友人奏藁
- 晚生多說參諸老,它日誰堪見九原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題弋陽方友民所藏紫巖西山二帖
- 昔人抱璞經三獻,今子排云叫九關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赴省諸友·何德明
- 衰遲已迫掛冠年,三黜皆因戀九遷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又次居厚韻一首
- 出門一步即天涯,何況迢迢隔九華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得池陽書
- 觀臺四望楚氛開,云物輪囷瑞九垓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至日述事時江海大捷
- 明時且為貪榮祿,豈學湘累便九歌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山城秋日野望感事書懷詩五章呈吳龍圖
- 側身下望厭塵世,安得羽翼凌九宵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中梁山寺
- 同之憤懣久填臆,言賤不得能九重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送知府吳龍圖
- 青陽布治周三紀,黃屋非心正九年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立春帖子·太上皇帝閣
- 起予字字興三嘆,集古駸駸訪九垠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曾英發運干頃攜二詩相過今復寄贈大篇且惠漢
- 瑣窗冷透芙蕖碧,定有新銘到九成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和續古謝送墨
- 銀河帝女下三清,紫禁笙歌出九城。 -- 出自唐·賈至·勤政樓觀樂
- 子姑去嗟予未能,送子一念魂九升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送楊渥赴西安主簿
- 桃花不點尋常路,從此依稀度九仙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游九鯉湖
- 浮生所欠只一死,塵世無由拾九還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·過淮陰有感
- 無才多病分龍鐘,不料虛名達九重。 -- 出自唐·李冶·恩命追入,留別廣陵故人
- 何年期拜朱幡貴,馬上論詩在九衢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贈東川梓桐縣韋德孫長官
- 五陵佳氣自蔥蔥,為雪大讎安九廟。 -- 出自宋·沈與求·山西行
- 六年隨我客梁園,西上孤飛徹九門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外弟張湜西游
- 西來赴調合關繻,黃綬風塵厭九衢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吳待問之蒙城簿
- 宸章忽降容瞻睹,疑是神龜負九疇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奉和御製社日詩
- 紫垣遣使非常例,應有星文動九霄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梁舍人奉使巴中
- 筆端玉箸更銀鉤,胸次三墳得九丘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張千里惠詩次韻
- 收書恨未齊東觀,作記虛傳上九天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挽方宋賢四絕
- 浮思一縱坂走丸,不極不止巧九殫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讀平險銘寄李漢老
- 怪西風、曉來敧帽,年華還是重九。 -- 出自宋·盧祖皋·摸魚兒·怪西風
- 桐江波上一羊裘,釣得聲名隘九州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釣臺
- 瞻天只有丹心在,香篆爐熏達九垓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北岳降香呈嚴學士
- 鼓衰矢竭誰收功,將軍卸甲入九重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燕歌行
- 對黃蘆臥雨,蒼雁橫秋,江天重九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醉蓬萊·對黃蘆臥雨
- 朗公垂老尚吟詩,曾泛三湘看九嶷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和朗公見贈
- 平生自省宜三黜,老去何心望九遷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次江子我遷居韻
- 似聞一舉三千里,更待成功上九天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高尚居士
- 故能后天身不老,揮斥八極隘九州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大人詞
- 君不見城中官長壺盧提,十日九日醉如泥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五禽言
- 漢家自有無雙士,趙客何勞十九人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送玉笥生往吳大府之聘兼柬國寶樞相賓卿客省
- 老客婦,老客婦,行年七十又一九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老客婦謠(臣會稽楊維楨上)
- 傷心人比黃花瘦,怯重陽九月九,強登臨情思幽幽,望故國三千里,倚秋風十二樓。 -- 出自元·元無名氏·水仙子·青山隱隱水茫茫
- 天風吹散赤城霞,散落人間作九華。 -- 出自明·王磐·元宵漫興
- 技癢礪秣互掎角,十捷一二八九敗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舟入蔡河懷徐幼文
- 天涯游子懸雙淚,海畔孤臣謫九年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春興(六首)
- 風濤回首空三島,塵壤從頭數九垓。 -- 出自清·林則徐·赴戍登程,口占示家人
- 金輿玉輦背三條,水閣山樓望九霄。 -- 出自唐·李乂·侍宴安樂公主山莊應制
- 日東來向日西游,一缽閑尋遍九州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僧歸日本
- 邛州靈境產修篁,九節材應表九陽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謝人惠拄杖
- 修心若似伊耶舍,傳記須添十九賢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懷東林寺匡白監寺
- 誰能更近丹墀種,解播皇風入九州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雜曲歌辭·楊柳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