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13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丹青步武是家傳,夜泛靈槎下九天。 -- 出自宋·王子俊·總使生日樂語
- 酒酣耳熱歌浩蕩,揮斥八極隘九圍。 -- 出自宋·衛博·醉歌行
- 夜涼不禁詩腸渴,欲作長鯨吸九河。 -- 出自宋·吳浚·中秋聯句
- 從來豪舉必兼包,擊節齊侯容九九。 -- 出自宋·吳奎·和歐陽永叔送龍學赴陜府酌飲贈別
- 一聲老鶴松梢上,賸欲乘風到九霄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秋深過田家
- 帝調玉燭召春還,仙袂同時度九關。 -- 出自宋·熊克·壽芮秘書三首
- 山奇水怪世莫測,神龍定自藏九淵。 -- 出自宋·徐恢·游處州石門洞賦長句二十韻
- 清如老鶴翻秋露,快似神駒略九州。 -- 出自宋·徐恢·會故人二首
- 胡沙不隔漢家天,一節堅持十九年。 -- 出自宋·徐鈞·蘇武
- 玉階再拜君恩重,洋溢懽聲遍九垓。 -- 出自宋·許應龍·拜賜宮花紀恩詩
- 也知慰我三農望,膏澤應須遍九垓。 -- 出自宋·顏耆仲·喜雨軒
- 同生同死用同紀,花萼猶應照九泉。 -- 出自宋·楊長孺·題匡山瑞木圖二首
- 逢人謾說空辛苦,償債輸官費九分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次金東園農家雜詠八首
- 寒窗兀坐渾無事,閒閱離騷誦九章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五用韻奉酬見寄二首
- 海棠花裹奏琵琶,沉碧池邊醉九霞。 -- 出自宋·楊皇后·宮詞
- 宮槐映日翠陰濃,薄暑應難到九重。 -- 出自宋·楊皇后·宮詞
- 精神已致鳴山雨,更愿為霖遍九州。 -- 出自宋·楊簡·賀傳憲生辰
- 東堂令史報來時,仙桂云攀第九枝。 -- 出自宋·于觀文·省試中式記夢
- 氛埃斗脫三千界,瀟灑疑通十九泉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鵝湖寺
- 陳郎七歲富三冬,此去聲名動九重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贈神童陳樸
- 從今喻子新三洞,不減坡翁舊九華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湖口主簿劉君少魏以皂湖石二峰見遺其一盤拗
- 松筠勁節高三事,桃李濃陰遍九州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史丞相生辰
- 只今奇絕齊三洞,自昔流傳遍九州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之官括蒼道出涵碧因題四韻以繼賓客劉公之后
- 旱魃為災熾袢暑,撲鹿陽烏乘九數。 -- 出自宋·員興宗·賀雨
- 有同魏縣玉三干,大似漢宮金九莖。 -- 出自宋·員興宗·瑞芝
- 勞農因得步河橋,仰視前賢隔九霄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和毛中書勸宵韻三首
- 岡空云散凈如銀,石磴層層接九宸。 -- 出自宋·曾躍鱗·游王母岡
- 后千載續后千載,外九州環外九州。 -- 出自宋·曾子良·題高遠樓
- 物華創見訝三島,墜脈遠來從九疑。 -- 出自宋·張釜·游澹巖
- 磊磊落落萬人英,氣射斗牛貫九精。 -- 出自宋·張淏·為侍郎徐公邦憲賦
- 煩君為提九節筇,直上閶闔躋九重。 -- 出自宋·張經·周玄初禱雨詩
- 喜聞金節專南海,行看鋒車上九天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聞沈元用帥南海喜而有作
- 已聞名姓傳天上,行看騎鯨隘九州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題大庾新樓呈鄭仲遠年契
- 巍巍只為蒼生事,彼美何嘗與九州。 -- 出自宋·張載·送蘇修撰赴闕四首
- 只消一念精誠格,立使風雷布九州。 -- 出自宋·張昭遠·喜雨詩
- 青霓絳節嚴中夜,綠蓋丹與會九天。 -- 出自宋·張仲威·設醮靈仙觀
- 同云收盡日曈曈,曉霽分明見九宮。 -- 出自宋·章鑒·杭山八景
- 侍朝惟秉忠和孝,遙見爐香上九重。 -- 出自宋·趙子潚·早朝十絕
- 春風滿泛蒲萄酒,喜溢謳聲遍九州。 -- 出自宋·趙子潚·早朝十絕
- 何當大雪夜明月,摩挱老眼看九州。 -- 出自宋·鄭起·鄂州南樓
- 惠從今日流終古,智是當時決九川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和英州太守何智翁次韻馮仲禮麻江橋
- 由來事業師伊周,詎止博識窮九丘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再次韻為謝
- 坐令斬木千山童,民間十室八九空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中原民謠·造海船
- 笑量長較短,到頭是夢,春三秋九,夫復何言。 -- 出自·曹伯啟·沁園春 用中丞敬相謝承卿送菊韻
- 腐儒避地海東偏,鳳歷頒春下九天。 -- 出自元·丁鶴年·自詠十律
- 千官何處扈宸游,回首風塵遍九州。 -- 出自元·丁鶴年·自詠十律
- 山聯廬霍朝三楚,水落荊揚限九江。 -- 出自元·丁鶴年·次小孤山
- 誰道谷城黃石,混跡長安紫陌,九萬里培風。 -- 出自元·吳澄·水調歌頭 次韻寄皮達觀(四印齊本原無題茲
- 罦罳瑤殿罩何年,排空鳳管沖九天。 -- 出自元·方行·和馬貫五松小龍女歌
- 出門已是三十日,到家恰過重九天。 -- 出自元·顧瑛·舟中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