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12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寶劍塵封三尺水,麻鞵寒踏九州霜。 -- 出自清·查慎行·讀白耷山人詩
- 神皋福地三秦邑,玉臺金闕九仙家。 -- 出自唐·李顯·立春日游苑迎春
- 愿似飄飖五云影,從來從去九天間。 -- 出自唐·姜皎·郊廟歌辭·享龍池樂章·第五章
- 已慶時來千億壽,還言日暮九重賒。 -- 出自唐·李乂·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莊應制
- 師亮白頭心已足,四登兩府九尚書。 -- 出自唐·張齊賢·致仕后戲贈故人
- 剝皮刺血誠何苦,欲寫靈山九會文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楚云上人往南岳刺血寫法華經
- 自是衰心不如舊,非關四十九年非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和友人寄懷
- 今來流落一何苦,江南江北九寒暑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贈李長史歌
- 曾恨人間千里隔,更堪天上九門深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八月十五夜禁直寄同僚
- 羈懷一夕猶難遣,況是辭家九十朝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戲呈唐卿
- 平明捧詔未央宮,全晉山河九曲東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送何圣從龍圖將漕河東
- 歸心莫問三江水,旅服徒沾九日霜。 -- 出自唐·張南史·陸勝宅秋暮雨中探韻同作
- 木禿風摧正為才,幾將擠陷九淵來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和汪正夫梅
- 二相鴻圖三圣倚,兩扶龍德九天飛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韓魏公生日三首
- 一冠鴛行丹地立,兩扶龍德九天飛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挽故司徒侍中贈尚書令韓魏公三首
- 笳鼓出嚴千騎從,旌麾坐制九諸侯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程公辟郎中知洪州二首
- 龜櫝久藏千乘寶,鵬風方快九霄程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送舜臣撫干表兄赴部
- 倏昭明兮上征,撫一氣兮橫九州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公安竹林祠迎神送神樂章
- 曉風獵獵笛橫秋,澤國名山九日游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重九日與賓佐登龍山
- 更想班衣奉親壽,五云低護九枝燈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韻贈張德恭
- 綺羅樽俎諸賓醉,簫鼓樓臺九陌晴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楊帥留客賞雪二首
- 姜郎未仕不求田,倚賴生涯九萬箋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姜堯章餞徐南卿韻二首
- 塵蹤了鳥病催殘,夢謁真人九轉丹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過呂仙洞四首
- 點化今逢萬金劑,神奇蒸出九華芝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韻馬主簿二首
- 志在神皋,氣雄云夢,十吞八九。 -- 出自宋·韓淲·水龍吟·從來江左夷吾
- 三秋告稔三農慶,九日追歡九客同。 -- 出自宋·李廷忠·鷓鴣天·檻外長江浪拍空
- 圜扉木索頻年靜,大晟簫韶九奏成。 -- 出自宋·晁端禮·鷓鴣天·數騎飛塵入鳳城
- 一片愁懷似黃葉,晚風吹送九峰來。 -- 出自宋·阮閱·往知袁州道經末山
- 摧殘老物無人惜,不比窮秋九月風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和元章春風三絕
- 我今與之正同調,無錐能直九回腸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龍興客旅效子美寓居同谷七歌
- 六月夸父暍將死,一吸瀾翻九河水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飛練歌呈宋豳州宏文
- 蹙得錦囊多少句,暮歸傾倒九淵珠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題南寺吟軒
- 三清門戶三田奧,九轉工夫九轍回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金丹詩四十八首
- 七載南冠猶未稅,尚期肆眚九年春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次韻學士重陽雪中見招不赴前后十六首
- 回首天南佳麗地,時時引領九江春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次韻學士重陽雪中見招不赴前后十六首
- 一宿南華暫息機,未知五十九年非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過曹溪
- 善撫新邊千里肅,復還舊治九重知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次韻宇文贈趙宿州
- 閉衣定無元夜醉,擁衾如對九秋寒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壬申年封州自正旦雨至無宵不止
- 問事不知三語掾,閱人無意九方皋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次韻葉成甫有懷見寄
- 浮云終負三馀學,流水難追九逝魂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郭君建挽詩
- 肯為閩山得得來,蠟屐深尋九霄路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和表之清陰亭作
- 宴及臣鄰三事協,歡均區宇九夷安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駕還觀燈
- 天心首慶三時樂,國步知同九鼎安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角樓錫宴
- 詞壘新收汗馬勞,沖寒意氣九嶷高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送面夫赴試禮部
- 水陸辛勤已足矣,雪花更開九萬里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偶成
- 最恨蘇公世公卿,家聲往往九夷傾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遣興
- 不聞大禹不過門,血指為疏九年水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大水雜言
- 天聽端在民心耳,蒼蒼誰云九萬隔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靖康迎駕行
- 狂直初無涉世才,雷公斥下九天來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云際嶺
- 廣寒宮中珠徑雨,狂風傾下九天來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