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12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卻倚紫陽千丈嶺,遙瞻黃鵠九霄東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寄德升大光
- 因賣丹砂下白云,鹿裘惟惹九衢塵。 -- 出自唐·杜光庭·思山詠(一作鄭遨詩)
- 誰念獻書來萬里,君王深在九重城。 -- 出自唐·崔峒·書情寄上蘇州韋使君兼呈吳縣李明府
- 玉殿朦朧散曉光,金龍高噴九天香。 -- 出自唐·和凝·宮詞百首
- 十二明珠供照乘,夜光飛出九重淵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代館職應詔和元夕
- 別殿對回雙綬貴,后門歸夜九枝然。 -- 出自宋·錢惟演·公子
- 蔓草已迷雙鳳闕,千花猶照九龍池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長安春日書事
- 卻看翠嶺千尋石,又汎清溪九曲船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過武夷
- 名號橫空心萬里,九皋聲動九重天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上益公十絕為壽·玄鶴
- 黃石公傳三百字,西王母授九霞丹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浣溪沙
- 偷將天上千年艷,染卻人間九日黃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鷓鴣天·桃換肌膚菊換妝
- 宿君七寶流蘇之錦帳,坐我九成白玉之仙臺。 -- 出自明·解縉·怨歌行(亦見王虛舟集)
- 自從貂虎橫行后,十室金錢九室空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竹枝詞
- 一萍吹作潯陽城,半匕疏為九江水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文殊臺
- 一般春色有枯榮,十樹櫻桃九樹生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擬宮詞七首
- 世路兩平三仄嶺,人情八折九回灘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放言效白三首
- 秋月春花無斷絕,門前郁李九回折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古荊篇
- 遍將藍沈浸春顏,風柳鬖鬖九尺鬟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柳浪館二首
- 何須遠訪三山路,人今已到九仙家。 -- 出自唐·上官昭容·游長寧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
- 無計得知陵寢處,愁云長滿九疑山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蒼梧
- 千里長河一旦開,亡隋波浪九天來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汴水
- 憐君壯歲多留滯,不盡鵬搏九萬程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微之
- 句解章通字字安,是成進御九重觀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請微之飲
- 沙邱遺臭茂陵空,何物能成九轉功。 -- 出自宋·方信孺·藥洲
- 吾聞奇章公石李成畫,在廬九老湘九疑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題董一之花木杪
- 官職到頭三口石,世情對面九疑峰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漫興
- 秧田多種八月白,草樹初開九里香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田頭
- 江山分與諸賢客,風雨專為九日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九日集清涼佳處
- 前頭更有文狀元,努力風鵬九霄翮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題義約
- 雨寒愁絕蘭亭禊,靈壽空余九老圖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挽謝公王
- 云水計程千里遠,軒車送別九衢空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劉禹錫郎中赴蘇州
- 樓船蕩日三江涌,石馬嘶風九域陰。 -- 出自清·錢謙益·金陵秋興八首次草堂韻己亥七月初一作 之一
- 專遠氣財酒色,專清靜、專修九九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·專違寧海
- 手擎金丹大藥,顯無為、功成九轉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贈姚元明
- 氣結神凝命住,產胎仙、超越九嶷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贈姚玄玉
- 定觀明月三秋夜,妙趣玄風九夏天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瑞鷓鴣 贈郭公
- 世事無端,惱人方寸,十常八九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水龍吟 送張大經御史,就用公九日韻,兼簡
- 年年此席,風流長占,中秋重九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水龍吟 九月四日,為江州總管楊文卿壽。
- 匈奴未滅敢言家,百里行猶九十賒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紀事二十四首
- {冥冖=宀}{冥冖=宀}九泉室。 -- 出自魏晉·阮瑀·七哀詩
- 圍撤漢科三日戰,苑看唐樹九回春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十九日恩榮宴席上作
- 東閣賜茶雙鳳闕,西效扈蹕九龍旗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
- 大道但期三洗髓,長途終通九方歅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酬李芋仙二首
- 櫂歌一唱醒群迷,先有胸中九曲溪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伯循和石堂后二首復依韻
- 余腥用盡桐江水,重費寒潭九曲流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揚雄二首
- 莫道玄談些子是,鳳飛鶴宿九疑山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道德功慚情不已,常如取朽九重里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妙齡徒手掇科名,發軔風云九萬程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迎倉使李監丞八絕
- 買宅猶難況買隣,一區判與九衢親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中都之嘉會門陳亦顏為堂日城南書院取韓文公
- 過眼被渠偷筆寫,雖忙猶得九分真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楊補之梅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