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12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爽氣朝來萬里清,憑高一望九秋輕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樂游原晴望上中書李侍郎
- 壽比太公欠一,年并楚丘逾九,益壯異常人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水調歌頭·橘記一年景
- 驀地風波平地起,算十常、八九乖人意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賀新郎·父老持杯水
- 搜鉅典,迎春令,頒宣溫詔遍九圍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奉禮歌
- 搬運轉,東西與南北,鋪八卦九宮,要知宗祖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解紅 嗚鶴余音卷一
- 公自十三歲而先帝兮,謂肖九齡宜相唐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聞臨淄公薨
- 前殿臨朝百辟回,後宮廷閣九重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并次韻其八
- 今日楊州使君贈,重思二十九年余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許待制遺雙鱖魚因懷頃在西京於午橋石瀨中得
- 且欣丹穴一毛在,莫道沅江九肋稀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和仲咸詩六首之二和回喻令詩集
- 花木暄妍春雨后,山川澄淨九秋馀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安樂窩中吟
- 一年一度中秋夜,十度中秋九度陰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中秋月
- 意去乍乘千里馬,興來初上九重天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安樂窩中詩一編
- 丹碧沉沉虎豹閑,松幢引度九重關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登廬山
- 驚駭舟中齊舉首,不言知是九華山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過銅陵南望一山高出云上奇秀可駭余未嘗至江
- 愁作驛亭寒不寐,懷人思古九回腸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澠池道中寄福昌令張景良通直
- 人如修竹三冬好,詩與清溪九夏寒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次韻文潛尉福昌時壁間清暑亭詩
- 北風號木造秋悲,書到江南九月遲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寄江東故人
- 世間豺虎正爭岐,隱去可妨九曲迷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寄鸕鶿源方允迪江子我
- 為公試草薌林傳,歸日來幼九畹蘭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寄向伯恭
- 雷轉正喧三級浪,紳垂直自九重天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游玉泉
- 菊花忽作桃花面,放眼難看九月黃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桃花菊
- 從今更上中和頌,少費將軍九萬牋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次韻何子溫祈晴二首
- 西風承命雙親下,上國媒身九譯閒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送東平趙孟益赴徽政院譯史
- 篇什周旋角兩雄,狂言頓覺九州空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答叔子
- 失足真遺千古恨,低頭應愧九原逢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題新刊聆風簃詩集
- 侍女先來薦瓊蕊,露漿新下九霄盤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宮詞五首
- 火雷劈山珠噴日,五老峰前九江溢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廬山瀑布歌送李顧
- 人思孟母三鄰養,車避王陽九折回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滕寺守丞棄導江宰還家侍太夫人
- 使旆高翻西北云,舟梁橫過九江濆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寄獻澶淵太傅
- 舊隱卻招三徑菊,歸裝不受九街塵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送李芝還舊隱
- 袍薰瑞氣蔥蔥外,仗入清塵九九問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送王太尉被召歸覲
- 歌翻桃岸雙飛鵠,夢繞天鄣九疊屏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楊初歸九江
- 封君比籍千頭橘,瑞祝標祠九向山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兵部學士移鎮昭潭
- 破月馀光淡禁街,駐車聊候九門開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禁門待漏
- 太守直居千騎上,將軍仍自九天來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送冀州李團練
- 孤城隨月三撾鼓,碧樹啼煙九子鴉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早發途中
- 多年蹇足蹣跚甚,卻畏丹泥九墄賒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離宛丘舟中作
- 撲撲煙花千戶暖,嘈嘈歌吹九門風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余在北門時每立春必前索宮中春詞十馀解今逢
- 人才之難萬冀一,一士其重九鼎輕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送杜君章守齊州
- 風光先著竹間梅,和氣應從九地回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立春三首
- 海中有國傾神功,烹金化成九乳鐘。 -- 出自唐·竇庠·于闐鐘歌送靈徹上人歸越(鐘在越靈嘉寺,從
- 欲學漁翁釣艇新,濯纓猶惜九衢塵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郊居春日有懷府中諸公并柬王兵曹
- 皎皎蒼蒼千里同,穿煙飄葉九門通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月宮詞
- 來謁大官兼問政,扁舟卻入九疑山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欸乃曲五首
- 山從建業千峰出,江至潯陽九派分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李錄事(一作裴員外)赴饒州
- 霽云東攘兩臂去,西來才有九指還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張巡
- 作吏不妨三折臂,搜詩空費九回腸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感懷
- 意足不求顏色似,前身相馬九方皋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和張規臣水墨梅五絕
- 未必上流須魯蕭,腐儒空白九分頭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巴丘書事
- 睆睆休嫌笏與紳,如公本是九包人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再蒙寵示佳什殆無遺巧勉成二章一以報佳貺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