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12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青鳥潛來報消息,一時西望九花虯。 -- 出自宋·薛映·戊申年七夕五絕
- 怪得舊時聲太遠,沖天合自九臯鳴。 -- 出自宋·楊備·潛鶴鼓
- 好風吹墮寒窗底,勝得仙翁九轉(zhuǎn)丹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次韻酬孫艮齋三首
- 一炷爐薰瞻警罷,教人空結(jié)九回腸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謁秋崖先生方吏部墓借斗韻
- 紫陽去后無消息,留得溪山九曲詩。 -- 出自宋·楊希古·武夷
- 馳驛遽趨三召節(jié),執(zhí)圭俄觀九重天。 -- 出自宋·姚渙·送鈐轄館使王公
- 前因本是四禪派,今日相追九老圖。 -- 出自宋·葉明·和陳子華武夷筑精舍
- 帝輦南游竟不還,二妃望斷九疑山。 -- 出自宋·易士達·黃陵廟
- 一別虞妃去未還,愁云空鎖九疑山。 -- 出自宋·易元矩·竹
- 煙樹參差片帆落,半川斜日九峰云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晚眺
- 百年臺榭幾杯酒,一片笙歌九陌塵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春懷次韻
- 歲近歸程夢里忙,可憐一日九回腸。 -- 出自宋·余力齋·謝石守留度歲
- 風剪飛絲雨腳殘,半山虛曠九秋寒。 -- 出自宋·俞掞·白華巖
- 群峰不斷四時翠,萬壑長留九月寒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武夷山
- 自到此山尋絕境,悔看五老九華峰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九曲溪
- 當年廬阜賞心處,恨不攜公九日游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司戶李巖詹和予廬山詩二十一篇作詩為謝
- 胸蟠載籍馀萬卷,為家五百九十六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李侍郎三和屋字詩次韻為謝
- 征途未盡弋陽西,且過松源九節(jié)溪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松源山
- 元亮只思三逕樂,子云何事九衢塵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贈樓尉
- 敵愁驚心疑鶴唳,十步回頭九墮淚。 -- 出自宋·員興宗·歌兩淮
- 歲晚天涯重握手,兩翁齊白九分頭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寄同年懷安曹守二首
- 一出都門五見春,衣冠空染九衢塵。 -- 出自宋·曾黯·題撫州驛
- 衰草寒云雁一行,牽愁水似九回腸。 -- 出自宋·曾極·西原
- 樂事喜逢千日酒,憑高正在九秋時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次韻王治臣九日使君席上二章
- 行當乞掛朱輪去,別作香山九老圖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和國鎮(zhèn)晚秋齋中見寄
- 遙觀細菊重巖下,共作攜壺九口游。 -- 出自宋·張垓·云間閣留題壁間
- 時有剛風來浩渺,起予高興九秋邊。 -- 出自宋·張縯·題山峽堂
- 萬仞攀蘿上翠岑,豁然平地九峰心。 -- 出自宋·章得象·桐柏崇道觀
- 掛巖屋似六和塔,入路門如九里松。 -- 出自宋·章孝參·題彌勒院
- 魂夢三千余里遠,功名四十九年非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象·挽趙北山
- 便令紫霧生風霆,一舉直上九萬里。 -- 出自宋·趙崇懌·金精歌
- 悵望鸞輿不復還,令人疑盡九疑山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鄂·黃陵題詠
- 泉流珠玉千年潤,山作靈丹九轉(zhuǎn)成。 -- 出自宋·鍾震·戲題洞霄
- 拜舞共陳歸美頌,喜浮春殿九霞觴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太廟觀之草
- 冀北百馬一駃騠,沅江之鱉九肋稀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答宋子閑
- 高我儒冠無用世,不應更躡九華樓。 -- 出自宋·周南·闕題
- 官況蕭條三語掾,地居卑濕九江城。 -- 出自宋·祖無擇·贈江州李虛一司戶
- 撲花掃海神為悲,玉帝封為九河主。 -- 出自元·方行·復和五松小龍女歌
- 要趁秋江三尺水,去看山寺九峰云。 -- 出自元·顧瑛·次龍門琦公見寄韻(二首)
- 將軍獨嗜太牢味,一日軍中九牛斃。 -- 出自明·安璲·從軍行
- 曲磴蒼梧萬盤路,秋天白露九重心。 -- 出自明·蔡汝楠·癸亥暮秋遣祀山陵恭覽七陵御寢二首
- 釐蕊青蒸三籟雨,彤花縫散九明霞。 -- 出自明·徹鑒堂·玉海詩(三首)
- 河漢沉沉霽景澄,蓬萊燃滿九華燈。 -- 出自明·陳敬宗·元夕賜觀燈詩(三首)
- 煙花才下兩孤北,松楸正在九華南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清明舟中
- 年來漁父已無家,長負籬間九日花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九日次比玉韻
- 早晚平津誰與報,布衣思庇九州寒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答江似孫謝遺錦衾(疊用寒字)
- 生兒且喜稱隆準,勝帶皆鳴九子珂。 -- 出自明·鄧渼·寄郁儀宗侯
- 傷心垂矢與和弓,此日哀思九宇同。 -- 出自明·費宏·次邃庵西涯兩公先帝忌辰悲感倡和之韻
- 滄池漭沆鑿昭明,前代風煙九曲平。 -- 出自明·費元祿·金陵詠懷古跡四首 善泉池(一名九曲池,昭
- 月隱禁城雙闕迥,云迎仙仗九重開。 -- 出自明·高棅·擬奉和早朝大明宮之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