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12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十五游方今五十,翻思四十九年非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前之十首次詩
- 明朝蹤跡又天涯,不及同看九日花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別東岑上人
- 行亦禪,坐亦禪,面壁淹淹過九年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證道歌·證道歌
- 我手何似佛手,二八恰恰十九。 -- 出自宋·釋有權(quán)·頌古十一首
- 是誰未到竿頭者,也說鵬飛九萬里。 -- 出自宋·釋云岫·頌古十首
- 歸去叢林看儀羽,丹山出處九包雛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與輔禪人
- 糞火堆中不善藏,蹲鴟直透九重香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鄙翁住菁山庵
- 一枝蒼玉寄宵人,遠勝邛州九節(jié)紋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酬李新恩惠竹杖
- 捱到凌霄八十四,誰知名重九重城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徑山西寮眾老郎請贊
- 善法堂前瑞氣新,天書來自九重城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偈頌一百六十首
- 象簡銀冠覲冕旒,一清沆瀣九天秋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寄王真人
- 籛鏗自古壽稱延,上下堯殷九百年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老彭像
- 一笑已霜千丈發(fā),三聲應(yīng)斷九回腸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老猿
- 風搖紅葉下林端,又見長淮九月寒。 -- 出自宋·宋伯仁·寄海安林監(jiān)鎮(zhèn)
- 定知玉兔十分圓,已作霜風九月寒。 -- 出自宋·宋理宗·題夏珪夜潮風景圖
- 風向烏竿千里應(yīng),氣隨魚鑰九重開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皇太后合春帖子六首
- 鐘殘長樂千門曉,輦過章街九陌春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次韻曾子固舍人上元從駕游幸
- 屈指開年到京闕,夢魂先向九重閽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使回蹉榆林侵夜至宿館
- 華萼相輝采翠重,幾番濃艷九春中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又和內(nèi)院海棠
- 用力已過東野稷,相形不待九方皋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契丹馬
- 達翁不問長生藥,高興惟通九鎖關(guān)。 -- 出自宋·蘇瀛·大滌洞天留題
- 預(yù)求補益三年艾,深識妖邪九尾狐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贈蘇文瓘
- 在晉而名側(cè)理兮,儲郡庫以九萬。 -- 出自宋·孫因·越問·越紙
- 行行欲盡劍南州,滿意凌云九頂游。 -- 出自宋·孫應(yīng)時·游凌云峰答陳同年韻
- 燈火笙歌別海壖,詔書歸覲九重天。 -- 出自宋·孫應(yīng)時·送明守黃子由尚書赴召
- 去去瀛洲蛻骨仙,舊游還似九江傳。 -- 出自宋·孫應(yīng)時·和答吳尉俞商卿見贈因用韻送行
- 拭目去為三島客,此心莫負九重天。 -- 出自宋·孫應(yīng)時·用韻贈李恭父
- 從他血肉并煙火,自有仙家九轉(zhuǎn)丹。 -- 出自宋·唐士恥·贈浩然觀胡道士
- 井蛙休恃重溟險,澤馬曾嘶九曲濱。 -- 出自宋·陶谷·句
- 何當一奏平淮頌,坐使皇圖九鼎安。 -- 出自宋·王舫·次愚谷雪韻
- 夢魂不啻三千里,倦翮難勝九萬風。 -- 出自宋·王過·詩一首
- 醉游鰲頂三山綠,吟對神爐九轉(zhuǎn)紅。 -- 出自宋·王玨·題希夷堂贈周道正
- 鸞升天上五峰青,龍住山中九疊屏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尋真觀一首
- 淮源千古貫中州,南北分來九十秋。 -- 出自宋·王遂·謝趙廬州送淮白
- 物外家風本自奇,人間獨步九秋時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趙倅兼善再用前韻賦木犀
- 頻陽田宅就荒墟,十室居人九室虛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故市
- 綺窗人靜月明夜,能作簫臺九鳳聲。 -- 出自宋·王仲修·宮詞
- 胸中逸氣凜橫秋,欬唾珠璣九州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博·送江南聞秘校
- 嘉辰雞戟瑞煙高,蒼震丕承九廟祧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涇·上皇太子壽
- 天教吳猛親常健,乞與商山九斛塵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樓居狂吟
- 金鼎自疑三素氣,玉爐輕散九霞煙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外丹
- 翰墨挈來三昧手,絲綸畫出九重心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見劉后村先生
- 顧寬仁之宜民兮天俾式于九圍,諒除殘而代虐兮猶云德之有慚。 -- 出自宋·鮮于侁·九誦·微子
- 紅萍半圭山波面,回首觚棱九霞絢。 -- 出自宋·蕭貫·句
- 流水雹表千古在,客星有影九天寒。 -- 出自宋·徐德輝·釣臺
- 準擬學仙仙遇否,何年煉就九還丹。 -- 出自宋·徐集孫·贈黃羽士
- 穹窿奠計幾層蒼,繚繞難輸九曲腸。 -- 出自宋·徐僑·和邵康節(jié)蒼蒼吟
- 前岡已卜牛眠地,螭首行鐫九尺碑。 -- 出自宋·許應(yīng)龍·潘上舍父挽詩
- 去意已輕千里陌,深杯難醉九回腸。 -- 出自宋·薛紹彭·句
- 偃蓋可須千歲干,封條已傲九秋霜。 -- 出自宋·薛紹彭·左綿山中多青松風俗賤之止供樵爨之用郡齋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