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12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善念才興方寸地,恩光便下九重天。 -- 出自宋·丁正持·壽先生
- 此邦昔日龍頭客,前后相輝九霄翮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和鄭府判秋闈行
- 萬里扶搖整飛翮,自是凌云九霄客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和鄭府判韻
- 安得壯士橫笛一聲吹上徹九天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七夕歌
- 恭聞促詔已屢下,云漢昭回九天外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送李君亮安撫赴闕
- 知君報政只數月,袴襦萬口九天徹。 -- 出自宋·方逢辰·錢判府國史直講秘書赴鎮南劍
- 疾電震雷千里起,乖龍老蜃九淵知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追用徐廉使參政子方申屠侍御致遠張御史鵬飛
- 玩物察時遠宋咎,不須空熱九回腸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仇仁近有懷見寄十首
- 世間何事不空無,萬古年年九日徂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辛丑九日五首
- 中秋蟹斷□花絕,紅葉西山九日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辛丑九日五首
- 難兄共對三千字,晚境今開九十年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謝平心胡祠監見惠生日五首
- 兩紀逃名作閒客,樂哉七十九年身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乙巳三月十五日監察御史王東溪節宿戒方回萬
- 一錢物變千錢直,十戶民驚九戶貧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涌金門城望五首
- 我嘗痛飲讀□□,□乃復覽九歌圖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離騷九歌圖
- 殘臘先班隔歲春,匆匆五十九年人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除夕前一日記事
- 五十年登靜老門,八男今見九曾孫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魏珍卿
- 會須一騁吳山目,同上嚴家九隴磯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喜趙賓旸至次韻舟行二首
- 平生浪費幾吟箋,何啻右軍九萬幅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前韻述將歸
- 南征不取萬戶侯,北歸未即九州督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東平張智卿梅軒嘗以墨梅一幅自隨
- 白羽宵馳四川道,青樓春接九江城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苦竹港寓壁
- 南北間關萬死身,今年六十九年人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乙未生日二首
- 陪臣僭上三歸備,霸國邀君九鼎輕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周
- 笑談足使千軍掃,移斡真能九鼎輕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景安提學謾成三首
- 賜金增秩從民借,會費將軍九萬箋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漢臣明府與公度使君話吾州山水之勝有詩次韻
- 豈知天上三臺星,焉用人間九州督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會鶴臞鄭高士庵為予寫神走筆賦雜言
- 誰知緹室動葭灰,總道陽從九地回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小至日書
- 彤庭策獻三千字,鵬海風摶九萬程。 -- 出自宋·高選·題家信后
- 綠樹陰中孤鶴宿,碧潭深處九龍蟠。 -- 出自宋·龔伯玙·題九仙宮
- 清涼不著人間暑,三伏來游九鎖山。 -- 出自宋·顧然·大滌洞
- 片帆千里懸明月,不盡滔滔九曲思。 -- 出自宋·顧禧·送任文薦歸閩
- 蘭陵山下翠煙浮,溪水潺湲九曲流。 -- 出自宋·郭儼·蘭溪
- 斗轉寅初月正中,昏燈達旦九衢通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夔州元宵和曾端伯韻四首
- 休觀玉免頻頻搗,活國須公九轉丹。 -- 出自宋·黃榦·和江西王倉中秋賞月韻
- 蕙帳夜闌孤鶴怨,茅齋人去九山空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挽衛山齋
- 見說君王思國老,鶴書即下九重天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上李承旨學士
- 不辭驛騎三千里,欲奮鵬搏九萬程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送任子敏司丞赴北
- 相公能辭一品官,不能辭他九轉丹。 -- 出自宋·黃景說·古風賀周益公休致
- 疑是葛仙歸洞府,移將江上九芙蓉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金竹峰
- 寡居勤儉五千日,享福安榮九十年。 -- 出自宋·卷剛中·悼主公美母夫人
- 烏龍嶺上萬峰巒,疑是羊腸九曲盤。 -- 出自宋·卷剛中·早過烏龍嶺
- 晴嶂勢吞三楚盡,暮潮聲帶九江來。 -- 出自宋·李沖元·過姑孰作
- 我今始悟蘧伯玉,明明四十九年非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次韻民瞻端禮二首
- 信腳一百五日出,捫心四十九年非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寒食日同賞卿步江頭
- 不見桃花并柏樹,焉知四十九年非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簡仁山海老用山谷贈靈源老人韻
- 臺前香引流水出,白玉蓮花九葉開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溫泉行
- 明年八翮乘風起,一振鵬程九萬開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用周作韻送范忱舉歸
- 岷山發源四瀆長,廬峰白浪九道來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大江
- 昔人不愿五侯鯖,今我何知九鼎肉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戲謝漕食豆粥
- 慶閥拱魁三象近,祥源引派九天回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呂司空壽
- 去鄉甲子四十二,歸路山川九百三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寄舊同游